信息内容
图 书 简 介
本书是关于火山、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的专著。书中系统阐述了有关这些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灾害发生的原理和机制,各种灾害的类型、强度和影响范围,灾害的预测、监测、预报和预防等。
本书可供地质调查人员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工程、建筑、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序 言
地质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工作,无论是地质调查还是地学研究都涉及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各个方面实际工作技巧。一个称职的地质工作者应该系统掌握其工作领域里相应的工作方法和理论知识,以适应其工作需求。随着地质科学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的变化和提升,地质工作者正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也在积极面对如何尽快提高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整体能力的挑战。
地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是地质队伍的主要人才来源,他们在学校系统学习了地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了一些基本工作技能,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还难以适应复杂与差异变化的地质工作的实际需求,毕业生必须经过实践锻炼才能逐步胜任实际工作。多少年来,我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不断发展着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年富力强的一线地质工作者明显不足,出现了“文革”之后的又一次人才断层,许多新参加工作的地质技术人员难以得到老专家的“传帮带”,工作技能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制约。同时,由于信息社会知识的爆炸,地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在不断涌现,每一个地质工作者都面临着如何实现知识更新、跟上时代步伐的问题。在地质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对地质工作成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如何尽快提高地质队伍中青年技术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是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尽快提高地质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我们组织各方面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专业造诣的专家编写了这套涵盖地质调查研究各个领域的工作方法系列指导手册。这套手册从地质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侧重基本工作方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大学教科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连接与过渡作用。手册中包含了作者们多年积累的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大量实际资料,使读者可以在实践中充分参考、学习。这一手册无论对新出校门的年轻人还是对有工作经验的老地质工作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成为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断扩展知识领域和技能范畴、完善自我的重要辅助材料。我相信,这一手册的出版将有效地推动地质调查队伍业务能力建设的进程,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地质工作者的欢迎。
作为地质战线的一员,我衷心感谢参与编写该指导手册的所有专家们,感谢他们将自己辛勤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和资料总结升华,留给青年同行,感谢他们为中国地质工作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也感谢该指导手册编写的组织者,他们为地质工作的发展和振兴做了一件好事。我也期待着我们的老专家们更多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并就培养青年地质技术人员的途径和方式献计献策、发挥作用。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我国地质工作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国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地质工作者。每一个地质工作者都要不辱使命,尽力提高自身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发展地质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前 言
《火山、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调查指导手册》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写的《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系列丛书中的一册。
我国是地质灾害极为严重的国家,像20世纪60~70年代的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和海城大地震,21世纪近些年的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最近的如吉林松原查干花镇2013年10月31日的5.5级地震和2013年11月23日的5.8级地震,2014年2月12日新疆和田的7.3级地震和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县6.5级地震等。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也频繁发生,如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2013年1月11日云南昭通镇雄县果珠乡山体滑坡等。长白山火山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复式火山和闻名世界的活火山,历史时期多次喷发,曾酿成巨大灾害,未来完全有再次爆发的可能,已经引起中外火山学界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像火山爆发、地震这些地质事件,不管人们是否受到它们的伤害,都会发生。但是,只有这些事件影响到人的时候,它们才变成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引起伤亡和财产破坏。地质灾害正在增多,既不是因为地质作用速率加快,也不是因为媒体的声音给予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膨胀的世界人口,需要在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开垦耕地,从而使更多的人和财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暴露在毁灭性的灾害面前,比如,2014年5月2日阿富汗东北部山区巴达赫尚省一山村发生山体滑坡,逾2500人失踪。该省是阿富汗极为偏僻的地方,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同时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也正在增加。
1992年,Blong指出,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海啸、沉降和地裂缝等都被看作是一系列地质灾害,但大多数注意力集中在前4项灾害中。
限于篇幅,本书只涉及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每章都能以当今世界的前沿理论阐述每种地质灾害的原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各种地质灾害所造成灾害的类型、强度、规模、频次,成灾范围和灾害等级等;并以国内外的例证和作者们亲身的研究成果说明这些问题,强调了灾害的预测、预防、灾害监测、预报及减灾措施等。
人口、资源、环境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地质灾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地域而言,21世纪全球性对地质灾害和受灾的调查将集中在亚洲,以往地质灾害所造成死亡人数的85%发生在这里。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中新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对我国东部发生强烈的会聚和消减作用;南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对接,使青藏高原不断隆升,致使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和科学家对我国地质灾害的研究、预测和预报工作越来越重视。
作为地学科学工作者,关于地质灾害有3点是值得关注的。当我们同自然灾害的影响进行斗争的时候,这3点在我们的头脑中是头等重要的。首先必须增进我们对这些地质灾害的性质和原因的科学理解,以期更可靠地预测这些灾害的发生及其规模。第二是把地质灾害的知识以有效的方式及时地传递给政府官员、计划制定者和决策者,因为正是他们制定政策和计划,以减轻地质灾害,必要时向公众发出警告和履行疏散程序。假如容许科学家和政府官员之间在地质灾害信息方面不能沟通的情况继续下去,那么由成千上万科学家取得的地质灾害研究成果的应用就大大削弱了。第三是当地人民的参与,这一点对减轻灾害是极为重要的,关于自然灾害的公共教育计划,响应灾害的早期预警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恰恰在这些方面满足了多层面的需求,不仅面向新、老地质专业人员,也适用于原先无地质专业知识的官员及广大群众。
本书撰写分工如下,刘祥完成本书第一章火山,王锡魁完成第二章地震,李广杰编写了绪论、第三章崩塌、滑坡、第四章泥石流和第五章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卢民杰教授和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吕建生教授在本书编写和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卢民杰教授和吕建生教授主持了该书的初审和终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至此手册出版之际表示衷心的感谢。世纪图文工作室的白焱、兰兰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亦表谢意。
编著者
2016年5月28日
目 录
版 本 信 息
责任编辑:程 静
版 次:2020年12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20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 价:98.00元
书 号:ISBN 978711610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