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发现超大型卡林金矿及1000余千米的成矿带以来,经过 40 多年的努力,卡林型金矿在世界范围内的勘查、开发和研究诸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我国,在扬子陆块的西北和西南边缘相继发现了陕甘川和滇黔桂两个卡林型金矿矿集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卡林型金矿生产国。
黔西南地区为中国“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域,金矿分布点多面广,资源储量巨大,含矿层位各具特色,矿石类型丰富多彩。笔者深耕于黔西南金矿的科研及找矿研究,首先提出了构造蚀变体概念(SBT),总结了该区的成矿规律,构建了以SBT为核心的与隐伏花岗岩有关的金矿成矿模式,对于区域找矿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并总结该区找矿“五合一”模式:模式/模型(理论创新)+AMT(控矿构造格架)+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扫面(提取深部成矿信息)+钻探(深部勘查手段)+组织(有效的组织管理),对矿区找矿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以下成果供大家参考!
作者简介:
刘建中:研究员,贵州务川人,仡佬族。贵州大学教授、原贵州省105地质队总工程师。中央地勘基金专家库第一批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批地质调查技术专家。贵州省第四批“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国土资源系统“功勋个人”,贵州省地矿局“核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