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奇石玉石 >

中国观赏石简介(29)·广东观赏石㈡

  • 2021-11-23 16:51:17
  • 来源:宁石斋博客
  • 作者:地一眼蒙古
  • 0
  • 0
  • 添加收藏

11、乳源彩石

乳源彩石,出自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该石多为浅黄底色,加红、棕、淡蓝等色,和谐美丽。彩石经打磨后圆润柔和,色彩斑斓,光华夺目,图案精美漂亮,妙趣天成。乳源瑶山地貌奇特,山高谷深,溪水纤萦,有极其丰富的彩石资源。

12、韶石

韶石,出自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大宝山一带。该石为孔雀石状的锰质砂岩,由地下铜矿苗之气体长期薰蒸作用而形成。

《云林石谱》韶石:“韶州石绿色,出土中。一种色深绿,可镌砻为器;一种青绿相兼,磊磈或如山势者;一种色稍次;一种细碎杂砂石,以水烹,研作数品,入颜色用。大抵穴中因铜苗气熏蒸,即此石共产之也。”

13、桃花石

桃花石,出自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云林石谱》桃花石:“韶州桃花石出土中,其色粉红斑斓,稍润,扣之无声。可琢器皿,或为镇纸。”《清稗类钞·矿物》桃花石:“广东韶州所产之石,色粉红,如桃花,故曰桃花石,可琢以为器。”

14、钟乳石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出自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等地。该石是石灰岩经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溶解后渗透出来,其石灰质在洞顶上粘附沉淀、越垂越长而形成。粤北山区因其特有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貌,地下河峡谷所形成的洞穴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如铺珠散玉,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清稗类钞·矿物》石钟乳:“泉水含炭酸石灰,由岩隙下滴,其石灰质日久凝积,累累下垂,状如钟之乳,故名石钟乳,或专称钟乳,一曰石髓,出广东乳源县乳岩者最著。”

15、清溪石

清溪石,出自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一带。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距市中心区及深圳均为48公里。《云林石谱》清溪石:“广南清溪镇之三五十里,土中出石,巉岩险怪。一种色甚清润,扣之声韵清越;一种色白。顷年苏仲恭家置几案间,有七八块,甚奇巧。此石所产相邻,青色绿色尤奇于他处。”

16、墨江石

墨江石,出自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墨江河畔。墨江为纵贯始兴县的河流,其干流清化河发源于隘子镇七星墩山地,沿途穿峡过谷,流到太平镇瑶村附近与另一支流罗坝河汇合后始称墨江,经江口镇流入浈江,全长89公里,主要支流还有南陂河、沈所河等。始兴的地质构造复杂,为陆相沉积和海相沉积相间,尤在墨江两岸蕴藏着丰富的观赏石资源,亦以墨石、蜡石、花斑石较具特色。

墨江墨石,产于墨江中下游的顿岗、城南等乡镇,该石通体墨黑,古朴浑厚,质地细腻、光滑,多为象形石,少有孔洞或褶皱,一般以石体乌黑亮丽者为佳,石上偶有白色纹理,多杂而无序,鲜有构筑成图者,则佳。墨江蜡石,产于墨江上游的司前、隘子、罗坝等地,多为黄蜡石,次为乌蜡石,尤以乌蜡最具特色,其质地细腻,光滑如玉,摩氏硬度为6~7左右,有些石表布满网状花纹,极为悦目。墨江花斑石,多为砂质或石英质岩,石质坚硬细腻,呈灰黑或青蓝色,色彩妍丽多变,石上嵌有白、青蓝、金黄等色的斑纹。墨江卵石,多分布于河滩上,其质地有花岗岩、砂质岩、沉积岩、石灰岩等,颜色以青灰、米黄、灰白、紫黑者居多,石上图纹变化奇妙。

17、雷公墨

雷公墨,又称雷公石,主要出自广东省雷州半岛之徐闻县、雷州市一带。该石色墨状异,碎之则如玻璃,属玻璃陨石之的一种,因往往于雷雨冲刷之后,即从山沟里的泥土中暴露出来,故名。

雷公墨主要蕴存在第三纪中新世——第四纪更新世的湛江组地层和一些海成平台及大片花岗岩出露地区,海底冲上来的海岸堆积海砂中也有发现。一般重几克到一二十克,最重者百余克;形状多与熔融溅射物相似,有球状、水滴状、薄管状、平板状、哑铃状、纽扣状等,但以碎核桃壳状、不规则状和薄片状为多见;表面有凹坑和线纹;断面绝大多数呈流线型;硬度极高。主要用于欣赏,也有人作宝玉石原料,进行加工。

唐·刘恂《岭表录异》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铮然,光莹可爱。”

18、端石(砚石)

端石,出自广东省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的端溪一带。该石是一种泥质变质疑灰岩,地质年代为距今三亿多年的泥盆纪;质地坚实,细密温润;有青灰、深灰、紫蓝、紫等色;石上天然生成的花纹丰富多采,形成多种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石眼、冰纹、金银线、天青、金星点、石眼等。端石多为制砚之材,成砚称"端砚"或"端溪砚",具有发墨不损毫、呵气可研墨的特点,属中国传统四大名砚之一。

端石亦可分为岩山、西坑、后磨三种。岩山石:石色深紫,衬手而润,叩之清远,有清绿圆小鹦鹆眼。西坑石:色赤,呵之乃润,鹦鸽色紫,浸慢而大。后磨石:石色青紫,向明侧视,有碎星光点,如沙中云母,干而小润。三种砚石中,尤以岩山石为佳。

位于羚羊峡东端南岸紧西江处的端石坑洞,自唐代开采至今。因开坑采石年代久远,称老坑;又因洞内长年累月为泉水浸渍,故称水岩。石色紫蓝,其石品花纹为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火捺及石眼等,为端溪各名坑之冠。

《云林石谱》端石:“端州,今为肇庆府。石出斧柯山,在端州东三十三里处,所谓羚羊峡对山也。凡四种,曰岩石,曰小湘石,曰后历石,曰蚌坑,而岩石最贵。山极高峻,以渔舟入一小溪,即蚌坑。水陆行七八百步,至下岩,十许步至上岩。自上岩转而南,凡百余步,至龙岩。上岩各三穴,下岩一穴,半边山岩凡十余穴,然必以下岩为胜。……凡岩石有两壁,北壁石在水底,石色干则灰苍色,湿则青紫,眼正圆,有瞳子晕数十重,绿碧白黑相间如画,青绿处作翡翠色,与下岩石相类。南壁石则水半石也,色微带黄,眼晕七八重,已不及北壁矣……。半边山诸岩,……其石亦类下岩,但眼晕只三四重,色赤白青碧可爱,惟层晕稍驳杂耳……。大抵有眼石在水岩中,尤细润。下岩石谓之鸲鹆眼,上岩上穴谓之鹦哥眼,上岩下穴谓之鸡翁、猫儿眼,半边山谓之雀儿眼、鹩哥眼,土人以此别之。”注:肇庆市,古称端州。

19、恩平石(砚石)

恩平石,古称茶坑石,出自广东省江门恩平市郊的深山老林中。该石属沉积岩,质地缜密柔韧,细腻温润,色泽鲜艳,呈灰、绿、红等多种颜色,间有亮丽的条带纹理,图案变化万千。早在清朝年间,就曾作为制砚之材,成砚叩之金声,其质与安徽歙砚相近。现也用于雕制茶具、酒具等,成品具有美丽的天然图案。

恩平石主要岩性为紫色、绿色含炭质绢云粘土板岩,赋存于距今五亿年前的寒武系地层。出露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矿床储量十分丰富。《恩平县志》载:恩平茶坑产异石,嘉庆初山民始掘之,持之端州,砚工见之始采为砚,以冒端州石。

附录:

㈠、仇池石

仇池石,即为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所产的英石。该石色泽清润,扣之如馨,虽仅一拳,但其间峰峦涧壑,层叠窈窕,奇巧殊绝。宋代苏东坡在杨州时获得绿、白两块岭南奇石,石上山峦迤逦,云穿山脊,犹如甘肃的仇池山四面陡绝,山上却可引泉灌田,十分奇特,借杜甫“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的诗句,遂将此石题名为"仇池石"。

盛产英石的英德市北与乳源县、曲江县相连,曲江亦蕴藏着丰富的英石。

《云林石谱》仇池石:“韶州之东南七八十里,地名仇池,土中产小石,峰峦岩窦甚奇巧,石色清润,扣之有声,颇与清溪品目相类。”

㈡、广东玉石

◇信宜玉,又称南方岫玉、南方玉,出自广东省茂名信宜市金桐镇泗流乡山涧,属透闪蛇纹岩,摩氏硬度4~5,有青绿、黄绿、黑等色,多呈暗绿至绿色,花纹美丽,透明度低,蜡质感重;以翠绿鲜艳带花纹、细腻纯净透明度好者为佳,浅绿带黄者次之;信宜玉雕始于清末,一般用于雕制大型摆件等。

◇广绿玉,又称广绿石、广东绿,出自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属蚀变绢云母岩,质地细密温润,摩氏硬度2.5~3,杂质少,有强蜡质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色彩鲜艳丰富,品种繁多,有灰白、灰黑、淡绿、墨绿、翠绿等色,亦有白中带绿、黄中带绿、黄中带红、绿中带金黄点,白中泛绿色纹条等;尤以翠绿、绿中带金星、白中带绿、黄中带绿者为贵,其灰黑者色似牛角,微透明,称广宁冻;广绿玉硬度适中,易于加工,也是刻制各种工艺品和图章的珍材。

㈢、广东印石

◇金勾石,《福州寿山石志》:“金勾石产于广东省潮州市东郊黄田山,色暗红,不透明,有黄色或红色勾状花纹。”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