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奇石玉石 >

中国观赏石简介(15)·安徽观赏石㈡

  • 2021-11-15 16:22:10
  • 来源:宁石斋博客
  • 作者:地一眼蒙古
  • 0
  • 0
  • 添加收藏

11、绿松石

绿松石,出自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霍里镇笔架山、雨山区向山镇大王山、当涂县银塘镇超山村等地。该石是一种含水铜铝磷酸盐矿物,由含铜热液交代铁矿脉中的柱状磷灰石而成。其质地纯净,摩氏硬度4~5,具有温馨的蓝色光泽,色泽亦艳丽丰富,有蓝绿、海蓝、天蓝、黄绿等。马鞍山绿松石还有独特的柱状形态,其晶簇状原矿柱体极为珍稀。绿松石原矿可配座欣赏,亦可用于雕刻各种饰品。

12、西津菊花石

西津菊花石,出自安徽省宣城宁国市西津河中上游。该石有别于传统菊花石,其质地坚硬,石上花朵小而匀称,犹如星星点点的小菊花,花质表里如一,布局疏密有序。基石呈青灰、淡黄、乳白等色,石中花朵有圆、椭圆等形状,一般花径在20~30毫米左右,花芯呈淡黄色、青色、青灰色等,外缘似盛开的花瓣,朵朵相映,层次分明。有的花瓣边缘嵌着星点沙金,在阳光下金光显闪;有的花朵较细碎,一如秋风掠过,花瓣风舞,呈零星飘落之状。

西津菊花石是随河水的冲击磨励而形成的,分布于宁国西津河中上游,以胡乐上下河段为最,故亦称胡乐菊花石。

13、模树石

模树石,也称树枝石,安徽省各地均有分布,赋存在多类岩石中。该石层面上有形如柏树枝叶的天然花纹,是含铁、锰质的水溶液沿岩石层理渗入内部,水份逸失后所留下的铁、锰氧化物质构成的。石上图案丰富多姿,有似树、草、山、动物等,天然成形的石板经切割加工,并根据画面配上画框,即可欣赏。

14、昌源石

昌源石,出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昌源河。该石为河床溪流中的卵石,属变质岩特征,坚而温润,形状各异,色彩多样、层纹复杂,石中有石英或方解石细脉呈网状分布,而其中蕴含多种矿物元素的则形成多彩石。

15、栖真石

栖真石,出自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城西栖真山。该石主要由硅质岩、灰岩等组成,石中硅质岩摩氏硬度6~6.5,灰岩摩氏硬度4~5;石质基色呈青灰或淡绿色,石皮因含铁、硫的氧化作用,多呈赭黄并间暗红色斑;石体上有粗细不等的如芒棱角,沟纹较深,偶有千孔百穴者;石表皴纹坚硬细密、清晰有序。有的石体由两种石质构成,黑色的灰岩上耸立大小不等、纹理有序的青灰色或赭黄色硅质岩群峰,姿状苍古;有的石体上灰岩全部溶蚀,剩下的硅质岩孔穴密布,沟槽深邃,嵌空委宛。佳者叠褶细密,紧劲联绵,褶皱薄处1~2毫米一层,高低重叠,呈显出千山万壑、群峰叠连的景观状。

栖真山又名西山,位于旌德城西1公里处,海拔600米,山脉延绵数十里,一小支脉变质岩出露地表,经长期的风化水侵,蚀去了其中部分松软灰岩,留下表层坚硬的硅质岩,出露带处于自然状态的莽山箐谷,小块石体有的埋于泥土中,有的散落于母岩裂罅处,有的则被洪水冲入山下溪流中。

16、孔雀石

孔雀石,出自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贵池等地。该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石,摩氏硬度3.5~4.5,不透明,呈翠绿、孔雀绿等色,通常呈块状,具绒毛、葡萄状外貌。

孔雀石蕴存于铜矿氧化带地段,在铜矿采掘的废石堆上亦偶有收集。

17、火山弹

火山弹,主要出自安徽省滁州明光市(原嘉山县)邵岗乡女山。该石是新生代火山喷发的产物,成分为玄武岩,呈褐黑色,形态似红薯、纺棰等状,蕴藏量不少,尤以有气孔、呈扭转包卷状、个体完整者为佳。

当地亦有浮石和彩石产出:浮石为气孔状玄武岩,气孔密集,孔径1~3毫米,块度10厘米左右,能浮于水面。彩石蕴存于火山口气孔玄武岩中,晶体完好,颜色多样,呈红、黄红、黑、白、绿等色彩,观赏价值较高。

18、歙石(砚石)

歙石,出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等地。该石主要为灰黑色板岩和灰色千枚状粉砂岩,质地缜密坚韧、细腻温润;颜色以黝黑为主,水浸显青黑色,少数呈绿或青绿色;一般光泽暗淡,当云母、绿泥石等矿物含量较多,且其颗粒较大时,则显强弱不一的珍珠光泽;摩氏硬度3~4,比重2.7~3.15;石中有千姿百态的天然花纹。按色泽、形态可分为多个品种,亦以金星为歙石上品。

⑴金星石,石中分布有星点状黄铁矿构成的“金星”,色泽金黄,其中状似寸点下降的金星称为“雨点金星”,至为艳丽;⑵银星石,石中含有星点状白铁矿构成的“银星”,色泽银白发亮;⑶金晕石,石中的黄铁矿或黄铜矿氧化后,呈一圈圈环状金黄色晕彩,称“金晕”,其中晕层似花状者称“金花”;⑷眉子石,石中有铁、锰、炭、绿泥石等成分构成的眉纹,纹理颜色偏黑,也有显青色或绿色者;⑸罗纹石,石中有似罗绢状花纹,其中罗纹似犀牛角纹理的称“古犀罗纹”,像松木纹者则称“松纹”,纹细者称“细罗纹”,外观不明显,浸入水中则隐约可见;⑹玉带石,石中有条带状构造的纹饰,条带颜色偏黑,宽约0.3~2厘米;⑺鱼子石,石中有隐晶质绿泥石聚集构成的圆形斑点,呈鱼子状或鳝肚状花纹;⑻紫云石,是紫色中含有翠绿色的玉斑、玉点或玉块,或翠绿色中夹有紫色或紫云般的晕彩,构成紫云玉斑花纹;⑼青绿晕石,石中有青绿色条带状纹饰或通体青绿,成砚具有青绿色晕彩。

歙石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砚石之一,以源于今安徽南部的古歙州而得名。歙石制砚始于唐代开元年间,成砚称"歙砚"、"歙州砚",具有磨墨无声,发墨如油,滑不拒笔,涩不滞笔,贮墨久不干涸等点。歙石资源主要分布于安徽、渐江、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黄山与天目山、白际山山脉之间的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婺源等县境内,在古代,以婺源龙尾石最有名,近代婺源县已属江西省的辖地,现江西省用此石制作的砚台称"龙尾砚"。

19、乐石(砚石)

乐石,出自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褚兰、解集一带山丘之中。该石由白云石和方介石组成,粒径在0.1~0.2毫米之间,摩氏硬度为3~4左右;呈浅灰、灰墨等色;产自褚兰的属含白云质微晶灰岩,为浅灰色泽,产自解集的属含白云质隐晶质灰岩,为灰黑色泽;石上色彩斑斓,有蒸栗黄、胡桃王、艾叶绿、孔雀蓝、粉青、肌黄、玄玉、胭脂红等,且具有类似大理石之天然花纹;有些子石则自然成形,并一石多色,石状形态各异。因敲击石头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古代曾采之作磬,故名。

乐石质地细腻,是制砚的上好石材,亦可雕琢石壶及各种工艺品。以乐石制砚有一千多年历史,唐宋时已负盛名,为中国古代名砚之一。成砚称"乐石砚",叩之铮铮,声清如玉,发墨良好,涩而不费笔,滑而不拒墨。

附录:

㈠、红宝石

红宝石,出自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该石颜色较浅,呈浅紫、玫瑰红等色,晶体为六方柱状,半透明;一般粒径3~5毫米,长约8毫米;个别粒径12~25毫米,最大者长50毫米;部分半透明~不透明者具有很好的星光。霍山红宝石主要为原生矿,规模较小。赋存于超基性岩体的内部或者其边部接触带中的黑云母斜长岩脉状体或者透镜体之中,出露含刚玉岩石风化后形成残、坡积和冲积型砂矿,分布面积约2平方公里。

㈡、安徽玉石

◇凤阳玉,出自滁州市凤阳县丘陵山中,质地均匀,结构细密,花纹清新高雅。由于所含的矿物质不同,石中花纹各异,有虎皮花、条灰、墨玉、汉白玉、雪花白、蛇纹绿、芙蓉红、芝麻花、芦山青等多个品种。产于府城北部凤凰山和东部独山一带者近乎汉白玉;产于县南部和西南部的韭山、猴山、窑山等山区者酷似大理石。凤阳玉质料不甚细,可用于雕琢器皿、佩饰、神像、文玩等工艺品。

◇紫墨玉,出自芜湖市繁昌县,该石结构致密,天然黑色,以其制作的镇纸等工艺品,纯墨光亮,精光内蕴,手感舒适。

◇墨玉,出自安庆桐城市龙眠乡龙眠村、罗岭镇一带,该石属变质岩,矿物组成为铝硅酸复盐,为高泥质沉积岩在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下,固结变质结晶而形成。质地细腻,密度较大,断口锋利,摩氏硬度约为5~6。磨光后呈深黑色,故名墨玉,可用于雕刻工艺品。

◇菜花玉,出自安庆市岳西县店前村一带。

㈢、安徽印石

◇彩石,出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石笋、舒城县舒茶等地。该石色泽美丽,微透明至不透明,质地细腻者,可雕性良好,为制作工艺品及印章之原料。

东石笋彩石矿所产之石主要成份为高岭石、伊利石、云母和赤铁矿,有黄绿、紫红等色,其中在黄绿色石头中散布着圆形、椭圆形的乳黄色及血红色斑点者,又称“凤脑石”;舒茶彩石矿所产之石主要成份为高岭石,可雕性良好,呈浅绿色,也称“舒茶玉”。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