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是小浪底水库一年一度泄洪的日 子。当泄洪洞和排沙洞次第打开,那巨浪排空、淘尽黄沙的气势,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以每秒 1 500 立方米水量下泄的洪流,将冲刷下游淤积的河床, 伴随滔滔大水奔腾入海的黄沙,直抵山东垦利县入海口。这十来年“悬河”河床下降了一米多,黄河三角洲东营那片共和国新增的湿地由每年 2 万亩减 少到 1 万多亩。千百年来在宇宙中腾挪的这条黄龙自有其不可知的奥秘,但也毋须讳言 , 近年人为的 调水调沙功不可没。
从黄河入海口溯源而上,行到甘肃定西,黄土丘陵那一望无际的沟沟壑壑,就像老农沧桑的脸, 五千年的皱纹纵横交错。这天下极贫处,国人需多多施以援手。中国奔小康,最根本的是要改善贫困地区的民生。千百年来,这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穷而开心,他们的民歌特好听,还有很好 看的民间剪纸,婆姨们用它装饰窑洞,表达对家的 爱。她们过年捏很多面花儿,隔老远歌喊“苦情”: 拉手手,亲口口……可见,文艺不尽然是现实的反映,它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定西再往上 100 千米就是兰州,黄河流至此城,还是清水河。全河年均输沙量 16 亿吨中有9亿吨,来自兰州至壶口这一区间,还有 5.5 亿吨来 自禹门至三门峡河段。皆因黄土台塬水土严重流失, 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连年改道,光是近 2 000 年间就决堤 1 500 次以上。
沧海桑田自古皆然,很难说黄土地植被的破坏全是人力所为。唐朝人口在 3 700 多万到 5 200 多 万之间,还不如现在广东人口的一半,但从李白和 王之涣等诗人的名篇中,我们读到的大河早已姓黄。 由此我联想到青海湖,在人类尚未出现的数百万年前,就曾多次干涸。然而人类对环境有意识的保护, 也确有成效。在天水市麦积山开凿于峭壁上的龛窟外,放眼望去,周边数十里山峦,绿色葱茏,受惠于佛教圣地,一代代人不砍伐开垦所致。说明至少在黄土高原边缘地带,人为使黄土变绿是可能的。
这条绵延在历史图腾上的河流,承载了中华民 族不灭的魂魄。黄河是中国人的生命之河,即便是直观上,它的黄肤色也跟我们的血缘是如此亲近。 在中国的古文中,“河”字仅指黄河。只有黄河才配称得上是“大水”“活水”,千川万水,又有哪一条流水能与黄河相提并论?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 脐带,它承载了一个民族深邃绵长的情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也是世代子孙眼中的国脉。如果说有谁不知道黄河,那简直无法想象。
不过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还有一条数字黄河, 行走黄河之前我也未曾听说。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 11 号黄河水利委员会大楼内,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水量调度处的调度室,整面墙上就是一条从源头至河尾的数字黄河,在一台台电脑的控制下,它监督、 统筹、协调着整个黄河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哪个地方正从黄河引走多少吨水,每分钟都会一清 二楚地显示相关数据。这里的电脑不给信号,万里黄河任何一个闸门都无法启开。过去一个副县长就 能下令当地开闸放水,或者农民送只烧鸡给管水员 就能私自供水的情形,再也不可能发生。 黄河第一次干涸是 1972 年,之后的 25 年间, 有19年出现由下而上的河床干枯,上世纪 70 年代 断流 9 天,80 年代断流 11 天,最严重的是 1997 年, 利津水文站竟然 226 天无水经过。给经济、生态造 成灾难性的影响,当时外国报纸还刊载黄河干枯露 底的大幅照片,似乎象征中国国运不昌。可见黄河 从来就不仅是一条原型河流,绝对还是一条政治黄河和文化黄河。1998 年 1 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 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当时各类传媒报道铺天盖地,某些科学家言之凿凿, 预言 21 世纪黄河将变成季节河。
然而,21 世纪以来黄河再也没有断流。据说这跟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有些关系,这几年雨水又变丰沛了。就像悬河下降,不能完全归功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一样,黄河若干年挟带河沙多,若干年略少,自古皆然。就像岭南种荔枝,收获大年后,会遇到小年,并非人力不勤所致。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十年水缺口更大了,比起 20 世纪,下游到水量减少了 40 亿立方米,黄河能重现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全赖黄委会科学调节。这一切先要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试验厅的“模型黄河”进行模拟分析。打个比方,之前上游好几处同时用桶打水,造成下游滴水未至,如今受限制只能用盆装杯盛,下游当然有水。 这对黄河生态十分有利,而今入海口芳草萋萋, 百鸟翔集,栖息着 1 520 种野生动物,河道刀鱼洄游, 滩涂每根电线杆上都有白鹳的大巢,再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动人景象。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网站本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欢迎广大朋友投稿(微信94075591)。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关注更多及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