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5G电话,在3月30日已经拨通了,意味着5G技术已经正式走入我们的生活。而在地质公园发展领域,也在期待5G技术的到来能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先看一下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特殊地区。建立地质公园旨在保护和增强地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的价值,从而实现保护地质遗迹及其环境、促进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开展、合理开发地质遗迹资源以及促进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地质公园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建立时间较短,各方面基础研究都较薄弱、经验不足。社会及管理部门对于地质公园赋有的公益性认识,也仅局限于地质遗迹及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等职能职责的履行。在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国有自然资源的公益属性上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地质公园的公益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主要体现在:地质公园赋有的公益属性弱化明显;地质公园的社会公益价值实现途径和方式单一;门票经济制约地质公园公益价值的推广和实现。
5G时代的技术特点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将成为引领数字化转型的通用技术。5G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器。5G是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使能器,通过与工业、交通、农业等垂直行业广泛、深度融合,进而实现从支撑移动互联网向支撑各行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及商业模式,并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数字经济发展。
地质公园的发展怎么跟5G技术融合
首先,5G技术作为互联网通信方面的技术革新,从旅游的角度可以改变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方式,互联网出行模式极大增加了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自主性,也使得中国旅游景区的受关注程度(热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生了巨大改变。 为了适应这一改变趋势,以研究区域风景区等级体系及其空间分布网络为主要方向的旅游地理学科在研究方法与内容两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集中表现为利用互联网开放社区为平台,结合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对网络世界中的虚拟空间和现实地理空间交叉研究。
其次,随着以5G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数字媒体、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新媒体科普形式正处于智慧科普金字塔的顶端,具有传统科普模式无法达到的表达能力和传播效果,使得今天的地质公园新形态的寓教于乐型体验式科普形式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实现观众与展品之间无缝交流,达到与地质公园紧密相连。
最后,地质旅游的科普功能决定其应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同时,适当的免费公益科普形式还能是公众了解地质旅游项目的价值与趣味,能有效提升地质公园的影响力。5G技术的实现,可以促成互动多媒体在地质公园的运用,使地质公园具有生机,并能够扩大和加深地质公园的科普知识含量,传统地质公园应增加互动项目的数量,改进互动方式,使公众更多地自己动手,触摸实物,更多地进行实践探索,把公众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主动的知识探索者,提高公众兴趣与参与度,提高地学知识传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但其运用仍要把握住“度”,以与地质公园科普知识内容高度契合为前提,互动方式不宜有过多的娱乐性,形式与数量均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