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一个多月,非洲之行终于成行。
8月29日中午,从北京飞往广州,与一同出发的紫金矿业的几人会合。零点,飞机从广州飞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再转机飞刚果(金)第二大城市卢本巴希。连天上飞加上地上倒腾,足足花了一个昼夜的时间,终于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实际上,记者接到此次采访任务,并没有丝毫的喜悦,反倒有一种莫名的神秘的恐惧,因为脑海中存留的都是些贫穷、战乱、传染病的信息,加上出发前半个月在海关总署国际旅游卫生保健中心注射疫苗时,电子告示牌明确提示刚果(金)是埃博拉高发区,这让记者心生了此行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悲壮”。
此行是奔着紫金矿业在刚果(金)的卡莫阿和穆索诺伊两个铜矿项目而来。据了解,这是紫金矿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个代表性项目。对于在行业内备受瞩目的这两个海外项目,鲜有来自一线的报道。基于这样的原因,作为中国矿业报的专业记者,此行又无形之中让记者增添了一种使命和责任感。
相互交流
卢本巴希位于加丹加高原的北沿,是刚果(金)前任总统卡比拉总统的故乡,也是刚果(金)矿业的心脏。卢本巴希到赞比亚一带正好有一个非常大的铜钴矿床带。矿脉的走向犹如一只月光宝盒斜斜插进地里(从长度看,这个宝盒有500多公里长),其中在刚果(金)这里是宝盒的头部,所以矿床多数在地表,露天矿到处可见。到赞比亚那里则深入地下,开采成本大大增高。在刚果(金),很多当地人会轻易从地表采到铜钴含量超过30%的矿石。
在卢本巴希逗留三个多小时,换乘17座的小飞机,飞往卢阿拉巴省会科卢韦齐。从空中向下鸟瞰,加丹加高原迥异的地貌尽收眼底,不像中国四季分明,据说这里只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眼下正是旱季,禾草枯黄。
飞机的螺旋桨嗡嗡来袭,我将注意力转向草原深处,褐色坑洞出现在乌蒙蒙的天空下。这些矿坑阐释了刚果(金)的经济没有崩溃的唯一原因——矿产行业的输血。
经过40分钟的飞行,记者抵达卢阿拉巴省会科卢韦齐,据说卢阿拉巴是近几年才从卢本巴希划分出来的一个省份,因为原本的卢本巴希范围太大,不方便管理。走出飞机乘上汽车,一路经过多次焦急等待、拆包查验,还怀着托运行李不能按时抵达的担心,记者终于在8月30日下午5点(北京时间8月30日晚上11点)顺利抵达紫金矿业穆索诺伊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驻地。
紫金矿业拿下这个矿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矿坑。最早是一家西方公司在此开采,浅层富矿采集完就放弃了,成了一个废矿。此前很多包括中国企业也来考察过,但看到这个满满一汪水的巨大矿坑,也就兴意索然了。据测算,里面已盛水约800万立方米,要全部抽干,很是困难。不过,紫金矿业在经过评估后,却偏偏看上了它的潜力,花了四五个月,终于排干了坑里的水。没想到这个矿到了紫金的手上,还真成了宝贝,目前已达到年产10万吨铜的能力。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表示,短短4年半,穆索诺伊公司在非洲大陆书写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跑出了“紫金速度”,彰显了“紫金技术”,弘扬了“紫金文化”,为紫金矿业国际化运营、政府和社区及员工协调发展作出了表率。要求穆索诺伊公司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生态建设水平,打造刚果(金)史上首座绿色矿山。非洲是紫金矿业重要投资地。紫金矿业正加快推进卡莫阿铜矿建设,未来将为刚果(金)社会经济发展和投资者作出重大贡献。
实际上,陈景河所说的对当地发展贡献随处可见。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刚果(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各国排名中位置非常靠后,记者一路感受到这个国家的经济还很落后:道路崎岖、建筑破旧,很多人衣衫褴褛,离现代化还很远。但进入穆索诺伊驻地的第一个感受是“回到了熟悉的世界”。这里不仅道路整洁干净、建筑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工作的当地员工穿着统一的紫金制服,脸上有一种融入现代世界的气质,与驻地外的当地人有明显的不同。显然,紫金已经深刻改变了他们。
目前穆索诺伊拥有员工1700余人,其中本地员工就有1400余人。当地员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这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员工,更是一个个家庭,还造就着一个步入现代工业文明产业工人。
18世纪末,当比利时年轻的地质学家科尔内在加丹加高原地区发现庞大的矿产时,他不会意识到此举令这里背上了“真正的地质学丑闻”的恶名。殖民斗争、国际政治角力再加上至今仍然不绝的内战和叛乱,在长达一个世纪的矿业开发史中,地面下的矿业财富并没有增进地面上人们的福祉,反而带来了资源的诅咒。
矿业不仅是刚果(金)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也解决了庞大的人口就业。早在1956年,在整个刚果地区从事矿业的劳动力就超过10万人,其中大部分属于国家矿业公司“捷卡明”。曾一度入围全球前十大企业的“捷卡明”在上世纪90年代产量逐渐下滑,但至今仍控制着矿山资源。
比利时殖民者用他们在矿脉攫取的金钱源源不断汇回欧洲,但很快也发现在英国和美国的霸权之下,很难维持自己的矿业利益。刚果(金)著名学者恩塔拉耶在《刚果史》中写道,英国和美国首先借助南非合伙人变成了这一地区矿业主要投资者,其次它们还想获得钴矿和铀矿等战略矿产。欣克布洛韦矿区生产的铀用在了人类第一批原子武器上,被美国人投掷在广岛和长崎。在冷战的背景下,这使得这一矿脉成为华盛顿地缘战略的一颗重要棋子。
如此便不难理解中国作为后来者触动矿业利益格局,衍生出一系列亟待捋顺和研究的问题。一名对当地政治和经济有着深刻洞悉的不愿意具名人士表示,中国人只顾着在矿脉做生意,却少有社会调查和研究机构愿意配合,甚至少见中国媒体的关注。日渐庞大的利益和对当地社会建设的忽视,是导致中国企业屡屡陷入危机的源头。
在一些人所称的“对非洲的新一轮争夺”中,一些非西方国家,比如巴西、俄罗斯、土耳其正在寻觅商机,试图在一个困难但充满活力的地区建立存在。虽然中国在过去10年里引领这股潮流,但其他许多国家已开始效仿中国。
2011年7月,金川集团击退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获得卢本巴希的多处铜矿和钴矿,交易额11亿美元;2011年8月,中国五矿通过收购一家澳大利亚公司,以81.8亿人民币获得卢本巴希一个铜矿。2015年5月,紫金矿业收购卡莫阿(Kamoa)铜矿项目49.5%的股份,成本为4.12亿美元。
在当地,上至卢阿拉巴省长穆耶杰,下至普通百姓,几乎一致认为中资企业给当地带来了希望。
穆耶杰说,中资企业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前总统卡比拉注重与中资企业的发展,现在,齐赛凯迪总统也走这条路线。他希望通过记者向中国政府传递一个信息,在卢阿拉巴建立一所中国文化学校,让当地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文,因为一些较大的中资企业在当地的投资项目都将超过50年,这将为当地青年今后到中资企业就业带来便利。
在去往卡莫阿的路上,经过一条尘土飞扬的路,路的左边是一条小河。河里有很多黑人在洗澡、洗衣服,其中不乏孩童。我们的车经过时,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挥手致意,有的口里喊着中国话,“你好”!我们挥手的时候,他们很兴奋,有的小孩子会一下子脱光衣服,露出小鸡鸡向我们炫耀。
卡莫阿营地内有一片农地,这里种植有香蕉、菠萝、大葱、玉米,大棚里绿油油的大白菜长势喜人。这片农地是卡莫阿公司带动当地人致富创业的孵化项目之一。农地由卡莫阿的当地员工维护,附近社区的民众可以参观学习,通过示范效应让他们学习农作物种植,最终为他们增加收入。
在卡莫阿项目的矿权范围内,有大大小小29个村庄,他们为当地社区居民清理了约500公顷耕地,帮助他们大规模种植农作物。在卡莫阿,这样的社区扶助项目还有很多……
卡莫阿非常重视当地的教育。目前公司已为当地社区新建了三个学校、翻新了两个学校。卡莫阿的建设者认为,要长期运营项目并获得当地人支持,就要吸纳当地人员就业,使其成为企业的坚定支持力量。
中企的管理人员说,不仅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还要防范被抢、伤人等事件发生。当然,普通的刚果(金)普通民众对中国人是很友好的。一方面,中企在当地做了很多善事,比如修路、打水井、盖学校,等等。中企在当地一般都有自己的农场,卡莫阿就有自己的庄园,除了种植、养猪,还有帮助附近居民建了养鸡场。
如今,这里最好的道路全部是中国造。中国的华为承担了刚果金几乎全部的通讯设施建设和维护,中国的万宝、紫金、洛钼等企业先后收购了一些矿山。
刚果(金)除了地下矿产,什么都缺,在这里生活的中国员工,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从国内运来:卫生纸、饮水机、办公柜、桌椅床铺。缺乏轻工业,根子是资源和重工业。刚果金没有水泥,没有焦炭,没有钢材,于是,几乎一切基础设施建设都要依赖进口,价格便贵得惊人。在这里,美元的币值跟人民币的币值几乎相等。比如,水泥,在国内300人民币左右一吨,这里得400美元一吨。
非洲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带富了非洲,等于是培育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有自己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强,则“一带一路”有希望;“一带一路”持续,则非洲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