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白地探矿权看矿业的兴衰 李裕伟指出现行探矿权出让收益征收方式对矿业的负面影响极大!
找矿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目的是从空白地中发现一个新的矿产地,国外叫绿地勘探(Greenfield exploration)或草根勘探(Grassroots exploration)。在已发现的矿产地上继续勘查,就不是找矿而是用矿了。如果打个比方,找矿是生孩子,产生一个新的人口;后续的各种矿业活动是养孩子,把他(她)培养成为社会中有工作能力的人;矿山生产是用人才,把他(她)输送到国家建设大军中去。我国现在对“人口”出生率下降有很强的危机感,但有没有人对“矿口”出生率下降感到丝毫危机呢?
空白地探矿权是矿业的源头。在空白地上找到了新的矿产地,才有后续的详查与勘探;有了详查与勘探,才有后续的可行性研究;有了可行性研究,才有后续的矿山建设;有了矿山建设,才有后续的矿山生产。找矿、勘探、可研、建设、生产五个阶段环环相扣,构成巨大的矿业产业链。空白地找矿,位于这个产业链的最前端;它如果被什么人或机构卡死了,整个产业链就会轰然崩塌,矿业走向衰亡。我国矿业目前就处于这种在上游被卡死的局面,每年新增的空白地战略性矿产找矿项目几近为零。因此,空白地找矿的重要性,不是一个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矿不是大张旗鼓造势就能找到的,也不是决心大就能找到的,而是一个小分队、小投入、低成本、大面积、快周期、高风险、无声息、多爬山、多流汗、勤动脑、吃大苦的野外勘查活动找到的。低概率、高风险是找矿的大敌,九死一生是找矿的基本规律。不过一旦找到矿,就会获得高回报,以一生补九死,平掉失败的投资损失还富富有余。降低风险的办法就是扩大面积和降低成本。小面积高成本,对找矿而言就是一条死路。
国外的政府深刻了解找矿的风险,因此对处于负现金流阶段的找矿绝不收取任何资源收益性费金,更多的是政府倒贴找矿,研究者称之为“负税费”阶段,即政府掏钱给企业,而不是企业掏钱给政府。因为国外的政府们都清楚,勘查阶段是资源收益性收费的禁区。如果对此不了解,就不配充当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业官员。加拿大50%以上的找矿费用是由政府反贴的,各省都建立了找矿基金,无偿补贴给找矿项目,年末拿支出凭证到政府领钱。韩国、日本也有类似做法,政府实施支持找矿的“亏损”计划,每年以“亏损”方式补贴勘查企业。这个“亏损”任务必须完成,因为它是正能量。
一些国家更多的是通过设置非排他性探矿权帮助企业降低找矿风险。这种探矿权面积大,基本不收费或只象征性地收点费,找到矿后立即登记,就有了排他性,进入下一步更深入的勘查阶段。这种非排他探矿权大大降低了找矿的风险,使企业能在极低的成本下发现矿床。
本文列举了国外20个国家非排他性探矿权的面积和收费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与我国空白地的探矿权面积和收费情况进行对比,能得到发人深省的结论。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0rpsebL1DhhMyQPUKmOX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