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昨天(8月31日)发布,《方案》由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制定,明确了到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具体目标。
《方案》明确到2025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的比例达到81.9%,基本消除地表水劣V类水体;森林覆盖率达到21.58%,综合治理沙化土地136万公顷,水土保持率达到67.74%。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 张华平:黄河干流上中游水质要达到Ⅱ类,县级及以上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要不低于90% ,总体上我们要通过这五年实施攻坚行动方案,确保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
提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等五大攻坚行动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较为敏感脆弱,长期以来受气候变化及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流域整体性、系统性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
为确保攻坚战目标实现,《方案》提出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五大攻坚行动,分别是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城镇环境治理设施补短板、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
五大攻坚行动将加快污染水体达标、保障河流生态流量、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并加强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因地制宜 分类治理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环境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专门提出了五个治理原则。
首先就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把握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差异,实施分区、分类保护治理。
第二个原则是坚持休养生息,还水于河。从以前过度干预、过度利用的模式向自然恢复模式转变。合理控制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优化用水结构,有效保障河流的生态流量。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 张华平:要全面推进重点河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和工业、城乡生活、农业、矿区等污染治理,加强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专项检查。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了聚焦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突出问题,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工程。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准入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行业盲目发展等原则。
推进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生态修复
虽然《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刚刚发布,但是有关部门早已着手开展攻坚战的一些具体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推进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组织沿黄九省区,划定了环境管控单元11108个,加强了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生态环境部通过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2021年共清理各类固体废物882.6万吨。完成了黄河干流上游、中游部分河段,以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查任务,排查岸线1.2万公里,发现排污口1.7万个。实施了陕西黄土高原、青海祁连山、甘肃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一系列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
下一步,随着《行动方案》的发布,生态环境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沿黄9省区的协同联动,明确分工,形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格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