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人文地质 >

中国的地质大学、矿业大学、石油大学,为什么都有两个?

  • 2019-09-08 16:51:29
  • 来源:地质论坛
  • 0
  • 0
  • 添加收藏

引 言

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地质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所。这两所学校有各自独立域名的网站,招生也是分开的,似乎毫无关系。为何名字又类似于两个校区呢?这其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50年代初,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国家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建设大名鼎鼎的学院路八大高校,学院路也因此得名,那时候中国政府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于1952年进行了高校的院系调整,硬是拆分了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术上很有影响力的综合大学,老牌的高校几乎都难逃拆分的噩运,建立了一批以专门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从而确立了按照专业条块分制的高等教育体制,这些新诞生的学校就是:北京矿业学院(原中国矿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工程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东区)),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天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林业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因此这些学校的校史无一例外的都是52年,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八个兄弟院校,当时由于道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八大学院的也随之名声远播。

两个矿大的故事

先说说北京矿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当年最辉煌的学院之一,也是现在最落魄的之一。原中国矿院(在天津)系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发展而来(焦作路矿学堂是当时有名的18所私立学堂),历经福中矿物大学等阶段,基础较好,后来又接受了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相关科系的并入,实力很强。文革时迁到四川合川办学(条件极差),是八大学院里迁得最惨的。就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发生了让矿大人至今愤懑和耻辱的一件事(这件事影响巨大,甚至是矿大衰落的重要原因)——划地北语,那堵长长的墙至今让多少老教授为之落泪。矿大也因此在北京众多的同类的高校中,校园面积是最小的。1978年经邓小平批示,在徐州建校,同时在北京留守处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97年成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3年正式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并重的教育实体。但是徐州和北京的分裂影响了学校的实力,这所14次搬迁、11次更名的中国最会流浪的大学,正在孤独地高举着矿业大旗,是全国唯一一所以矿业命名的院校。

最可怜的当属石油大学,在搬迁后迁到山东办学,学校的整体实力也是留在了山东,目前的石油大学已经被挤到昌平,老石油大院已经挂上了石堪院的牌子,还总让人误以为那就是石油大学,新诞生的石油大学,实力远不及山东东营的母体,都说缺了油院的学院路老八校的风采早就不在了。

两个地大的故事

再来看看北京地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对矿大来说,地大要好一些。

 


老照片1
 

你可能会发现,武汉的地大和北京的地大都打着括号,一个后面是武汉一个是北京,说明两个学校已经完全分开了。

根据资料显示,文革期间大部分高校或响应国家号召以防中苏开战或教学受批斗运动影响无法正常进行纷纷外迁,辗转几地后落户武汉,文革后北京恢复办学,武汉已发展数年,难以搬回,于是形成两地办学局面。

1987年11月4日,国家教委下发地矿部“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地质大学的批复”。

1987年11月7日,在建校35周年的同时,在武汉和北京学区同时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地质大学挂牌揭幕仪式。

1988年4月9日,地矿部就中国地质大学领导班子及4个实体做出决定,同时明确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和两个管理干部学院,实行校、院长负责制,校、院长实行任期制,任期四年。

1988年5月29日,朱训校长主持召开第一次校务会议,决定大学办公室1988年6月1日开始办公,同时启用”中国地质大学”印章,在京汉两地办公。

 


老照片2
 

至此,形成”一所大学,两地办学,四个实体,总部在武汉”的特殊结构的联合办学新格局。从此中国地质大学成为了一所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具有四个相对独立实体的特殊大学,发展成一所理工文管齐全,普通成人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个层次配套的、以地质类学科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自从和武汉的地大完全分开后,地大(北京)大有振兴之势,加上前任总理温家宝就是当年的地大一员,似乎形势有所好转。

但是,和矿大一样,由于校名、两地办学和从事“艰苦行业”的问题,想要恢复当年的辉煌,恐怕也十分份艰难。

 


老照片3
 

改名、合并,或许是振兴这些老牌名校的捷径。这些为了新中国建设长期面向艰苦行业的大学们,现在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存危机。北四环的修建,将这些学校分开,南面的北航依旧辉煌,北医则嫁了贵人;北边的地大、矿大风光不再,农大复兴道路还很漫长,林大躲在西边北大清华的影子下,止步不前,北科仍是在钢院的阴影里被人嘲弄,石油则完全地从学院路消失……

本来听说本世纪初李岚清副总理打算将地大(北京)、矿大(北京校区)、北科、北语四校合并,通过跨街天桥连接,组成类似“中国资源大学”的华丽型大学。但是,由于北语的阻挠(因为利益关系,北语不承认自己是大学,而是一个培训机构,故不在高校合并之列,教育部因为有利益关系,默许了),合并失败。

于是,这些学校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整合振兴的机会,而阻拦它们的竟是后来的一个成立不到30年的“培训机构”,历史又一次开了一个个大大的玩笑。

 


老照片4
 

 

两个石大的故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校先进算是相对独立的。(北京)分为北京校区和克拉玛依校区,克拉玛依就是新疆那个产石油的城市;(华东)分为东营、青岛两个校区。

 

 

历史渊源,在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经济发展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的人才紧缺的情况。因此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和办学条件,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与1953年创立。这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到了1960年10月,该高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而1969年,同样因为“京校外迁”的原因,北京石油学院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所在地),同时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北京、山东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1月,石油大学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同时石油大学(北京)也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至此,同根同源的两所中国石油大学正式独立开来。

两所大学的现状,截止到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已经开设了克拉玛依校区,实现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其中北京校区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独山南麓,而克拉玛依校区则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在山东省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毕业生质量上来比较的话,从网上的一些讨论来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培养的本科生质量稍高,而研究生阶段则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稍微略胜一筹,两所大学1:1,打个平手。

就业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毕业薪酬从数据上来说相差无几,但是未来的就业地区却有挺大的差异,华东地区的毕业生多数选择留在上海、青岛等城市;北京地区的毕业生却有59%倾向于留在本地。

“八大学院”的来历

上世纪50年代初,实现国家工业化体制,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建设的高潮,旧有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的体系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化体系的需要极不适应。于是,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集权管理、高等教育国有体制和高度分工的专门教育体系来建构中国的高教制度。

翻开历史文献可以看到,1950年6月1日,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于是,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除留部分综合大学以外,许多按专业设置拆拼重新组合成立各科专业学院。

北京的高校在这场院系合并中十分积极,当时北大、清华、燕京、辅仁大学院系以及许多专业学校的立刻合并新组了8个专业理工科高校:它们就是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医学院,即人们所说的“八大学院”。

为了兴建校舍,北京西北部的海淀区规划出一大块大学区。于是,1952年,北起清华东路,南到蓟门桥,在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庄稼地上“八大学院”校舍相继破土动工。这八个学校校园两两相对,由北向南排开,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学城–– “学院路”。

 


老照片5
 

学院路上的传说

“穷石油,富钢铁、了不起的大矿业”。

“八大学院”建校之初,在学院路上流传的这么一句顺口溜。

这指的是当时的校园环境比较。钢铁和矿业当时发展成熟,又有相关部委协助,学校兴建的十分漂亮。但石油行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校相对艰苦。

原石油学院教授余世诚告诉记者,建国时的石油行业处于非常困难的时候,

1953年,在原九间房村开工的石油学院主楼还没有起来,师生们只好在在半是原野、半是工地的校园里举行了简单的开学典礼。这座1953年唯一竣工的楼房又当学生宿舍、又当教工宿舍,既是办公楼,也是图书馆,还兼医务室。第一所宿舍楼还脚手架还没拆,只有一半房间可以住人,大家就都搬进去了。后来修好一层,就住进一层。学生上课就在临时的席棚子里,也没有道路和操场。

已经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学院当时比较幸运,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以莫斯科钢铁学院为蓝本,主配楼虽然没有苏联建筑风格最具有标志性的木制大尖顶和红五星,但仍是典型的苏氏建筑风格,方正而简约。

钢院的老人告诉记者一个流传的说法:据说钢院选择与北医并排而建也是借鉴了莫斯科钢铁学院与纺织厂比邻而居的先例——钢铁业男生居多,纺织厂和医学院的女青年居多,两者比邻,目的不言而喻。虽然只是笑谈,但的确能看出苏联模式对八大院的影响。

“福建找矿斗老虎”

1958年大炼钢时期,当年的地质学院组织了几十支“找矿大队”,以找铁矿为主分布到全国各省。曾任地质大学校长的中科院院士赵鹏大领着一支六、七十人师生队伍来到福建山区。当地林密草深,老虎、毒蛇到处出没,队伍刚脱鞋趟过一个河沟,没走几步又是一个河沟,还时常要爬到树上去探路。女同学抓着草跟上山,有时一抓连草带蛇抓在手里了。没有路,队伍走在山里都是沿着老虎走过的印记,学生们带着装满石头子的饭盒,远远看见老虎就猛摇饭盒吓走老虎。学生们既要随身背着蚊帐防止蚊子传播的血丝虫病,还时不时被村民误当成“空投特务”举报。

辛苦的劳动也有收获,赵鹏大带的这支地质学院的队伍一边找一边绘制了首份1比20万分之一的福建地质图。

“石油女生上了纪录片”

“有的学生上到大三差点转学。”原石油学院教授余世诚告诉记者,由于迟迟没有发现大的油田,有的心急的学生都差点转学到能到生产一线的行业去。1959刚好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家的热情立刻万分高涨。石油学院的教师和高年级同学有700多名师生参加了大会战,包括石油探勘专业甚至石油炼制、化工、热力学的师生都一起上阵了。学校干脆把教学的现场搬到了大庆油田的探勘的现场。当时正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生到了油田住的是没有窗户的地窖、顿顿吃土豆,和电影《王进喜》里的场面一样。

当时石油学院的教师张英、任瑛在大庆会战中发明的“水套加热炉”解决了原油运输的大难题,成为大庆会战中两大技术创新之一。采油专业5年级学生袁秀明担任了松辽第一女子采油队队长,新闻记录电影厂后来以她为原型拍了电影。

“北京一号”诞生在体育馆

“北京一号”是大跃进时期北京航空学院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这种轻型运输机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当时的任课教师张本琳记得,1958年,全校师生在百日之内宣布“北京1号”轻型旅客机问世。在那100天里,项目组的师生把学校体育馆的改成了装配间,高年级学生跟着老师日夜就住在那里,自己亲手设计、加工、生产。“连食堂都顾不上去,都是别人把馒头送到体育馆。”张本琳说。

西哈努克“搬走”小钢炉

1958年正是全国大炼钢铁的时期,周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到北京钢铁学院参观。在当时的学校精工厂实习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炼钢现场中,西哈努克亲王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小炼钢炉子看了半天。这个炉子就是电渣炼钢炉,产出的一般都是如航空母舰主板等特种军工用钢,直到现在也还是世界上先进的工艺之一。参观过后,西哈努克亲王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可不可以帮我们国家建成这么一个电渣炉子?我们国家小,不适合大炼钢铁,这个小钢炉正合适。

“八大学院”的迁移

上世纪60年代末,“八大学院”中有四个迁离了原址。

从1969年开始,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全国战备工作升级,许多大中城市开始疏散人口。

 

 

中苏之间由于珍宝岛事件局势十分紧张

一些当时的领导人提出,如农业学院、业学院怎么能待在城里呢?于是,1969年10月,随着中央一声令下,“八大学院”中四个离开了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1969年开始迁往四川重庆,后又被安置到合川县三汇坝,1982年则迁往江苏徐州矿区。中国地质大学迁往湖北武汉。石油大学迁往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改称华东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先是迁到了重庆后又迁到河北邢台。北京钢铁学院本来也确定为外迁,临上火车的那晚,紧急通知留在当地,于是钢院幸运地留在了北京。

迁移的几年中,学校只招了工农兵学员。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几个风雨飘摇的学院才陆续回到北京。他们中大多数重新回到了学院路,只有石油大学搬到了昌平。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学院陆续更名为大学。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矿业学院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并入了北大。

无论如何,以往辉煌的“八大学院”走过了50年风霜雪雨,他们就像八棵饱经沧桑的老树,伫立在学院路上,微笑着见证北京高校50年的变迁。同时,已经遍地桃李的“八大学院”也不断汲取新的营养,抽枝生芽,愈加枝繁叶茂。

来自:矿业在线,网络,仅供交流之用!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