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纪实

  • 2021-12-20 17:52:03
  •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作者:首席记者:王少勇
  • 0
  • 0
  • 添加收藏

核心提示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队伍有着光荣的历史,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然而,随着形势和市场的变化,湖南省地勘队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供需失衡、队伍同质、人才断层等问题逐渐凸显,不仅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地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还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事业发展遇到严重障碍。

近年来,湖南省立足地勘行业的特点和现状,着眼地质事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谋划推动了省地勘单位结构性、重塑性、综合性改革。


12月6日上午,湖南省地质院组建的15家事业单位中首批3家单位——省地质调查所、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地质部门特殊属性、特殊贡献、特殊背景、特殊条件,着眼地质事业转型发展、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谋划推动省地勘单位结构性、重塑性、综合性改革。

2018年下半年,地勘单位下属的7所学校、医院,1400名职工移交给当地人民政府;2019年3月,原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合并组建省地质院,管理体制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自然资源厅管理机构;原有48家事业单位整合为15家,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挂牌成立。

直面问题

地勘单位结构性矛盾严重,生存压力大

湖南以“有色金属之乡”著称于世,而一座座矿产地发现的背后,是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湖南省地质队伍历史悠久,1927年,长沙地质调查所成立,开启湖南地质调查工作先河。原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队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六支地质队之一。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均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为中央在湘事业单位;2000年下放至湖南省管理,为省政府直属厅级事业单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南的地质队伍传承“三光荣”精神,充当开路先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有16家地勘单位获得国家找矿功勋单位称号,11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地质工作专业性、科学性和探索性强。地质队伍有特殊属性,作出过特殊贡献,在新时期又面临特殊的问题和矛盾。”湖南省地质院党委书记叶爱斌指出,一段时期以来,湖南省地质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供需失衡、队伍同质、人才断层、体制混合,不仅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还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事业发展遇到严重障碍。全省地质队伍共有在职职工1.6万余人,人员基数大,项目设备投入大,勘探风险大,基地设施老化破旧,所需维护经费大,经费保障压力大。

据介绍,近年来,国际矿业形势低迷,中央和省级地勘项目和财政投入减少,地勘市场萎缩,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四家单位职能相近,业务相互渗透、发展方向雷同,同质化竞争严重。主要表现为在人才引进、设备购置、技术攻关上重复投入,在国家地质项目和经费分配中相互争夺,在市场上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全省1.6万余名地质工作者的年龄、技术、专业等,在结构上与新时期地质工作要求不适应,普遍存在“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现象。为了生存,各支队伍纷纷“戴事业单位的帽子,走企业发展的路子”。四家单位共办了211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地质队伍重心偏离了主业,并且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比较混乱,有的企业还存在较大的经营和金融风险。

“地勘单位改革已经到了势在必行、不得不改的程度。”叶爱斌说,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勘单位改革,将其视为全省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改革关系到地质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行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全省地质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到地勘队伍稳定发展和地勘职工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万古金矿勘查现场

把握方向

回归主业和事业,提供地质科技支撑服务

“改革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新时期需要一支什么样的新型地质队伍?”叶爱斌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精细化,都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球科学依据、资源环境信息和地质解决方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防灾减灾和改善民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地质工作大有可为。

“我认为湖南的地质队伍有能力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在推动地质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叶爱斌说,湖南省地质队伍的地质学科专业齐全,13大类地质专业均有涉及,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固体、液体、气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质测绘,地质实验分析测试,地质坑探钻探,核地质勘查及技术应用都有专业队伍。数字地质填图、中深部探测、精准测绘、高精度测试等地质技术及装备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另一方面,湖南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工作尚有三分之二没有完成,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基本上还处于启动阶段,探测深度基本上还处于500米以浅阶段,地质调查和向深部探测任务艰巨;主要优势矿种探明程度仅为三分之一,需要加强新能源新材料勘查;湖南地质灾害隐患点2.3万余处,地质灾害防灾救险任务繁重;湖南是矿业大省,近7000处矿山经过几十年大规模开采,矿山环境恶化,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任重道远。

“湖南省需要一支理念、科技、管理现代,工作结构、服务方式、合作格局新型,人才、成果、平台一流,制度、环境、队伍和谐的地质队伍,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叶爱斌说。

地质调查

地灾技能比赛

“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从2014年底开始研究谋划,到2018年开始实际运作,经过了前期调研、顶层设计、实施推进三个阶段。”湖南省地质院深化改革办公室主任邓瑞林说,经过深入调研省内地勘单位的现实情况,调研学习其他省份地勘单位改革的做法,并经过多次专题研究,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明确了思路、统一了思想。那就是坚持事业方向,强化公益属性,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地勘单位在保障资源能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职能职责;坚持需求引领,重塑布局结构,严格按照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功能再造、整体重塑”的最新要求,消除队伍重复设置、散弱小等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分三改”原则,即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改小、改少、改精。

方向明确了,改革步稳蹄疾。邓瑞林介绍,湖南省专门建立了分管副省长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参与的地勘单位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办公室,合力推进改革工作。《关于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省地勘单位改革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总体构架有关事项的批复》《湖南省地质院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关于湖南省地质院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五个文件先后出炉,加上《湖南省地质院推进事企分开改革方案》,共同构成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地勘单位改革的顶层设计。

科学布局

一家单位专心做一件事,提升服务水平

“围绕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资源保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三大任务,湖南省地质院组建的15家事业单位分工明确,专业鲜明。改变了过去一支队伍什么都做,什么都难以做精的局面,实现了一项工作由一家单位承担、一项服务由一家单位提供。通过整合力量,补齐业务能力短板,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叶爱斌介绍,这15家单位有的属于核心职责承担单位,有的属于技术手段支撑单位,分别为省地质调查所、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中心)、省自然资源调查所、省矿产资源调查所、省生态地质调查监测所、省国土空间调查监测所、省核地质调查所、省工程地质矿山地质调查监测所(省矿山地质应急救援技术中心)、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所、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所、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省地质地理信息所(省地质大数据中心)、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省核地质与核技术应用中心。

比如12月6日挂牌成立的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由原省地勘局402队、405队、417队,省有色地质局245队,省核工业地质局311大队这5家单位整合而成,主要承担公益性地质灾害防治调查评价及专业监测,参与地质灾害汛期巡查、应急调查等灾害防治的技术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等。所长刘拥军介绍,原5家单位历史悠久,几乎全是功勋地质队,近年来为了生存而拓展业务领域,都发展成了综合性地质队,同质化竞争严重,战略发展后劲不足。虽然各单位都有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队伍,但能力参差不齐,分布在不同的市州,各自为战,工作上缺少统筹。

“地勘单位改革明确了我们今后的主责主业,我们要切实扛牢全省地质灾害技术支撑主体责任。围绕这一职责,我们要统筹谋划,整合力量,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装备更新力度,建设一支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铁军’。”刘拥军说:“一家单位专注去做一件事,专心提供一项服务,相信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比如我们会打破原有地域界限,合理调配技术力量,向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倾斜。我们会整合现有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曾经有一段时期,地质队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养活这么多职工,而不是地质事业如何发展。回归主业,发挥好地质科技优势,思考我们能提供哪些服务,对应需求找准职责定位,科学布局,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事业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叶爱斌说。

土壤污染详查取样

天星庵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现场调研

钻探作业场景

稳步推进

着眼地质事业未来,以时间换空间

“任何改革都绝非一蹴而就,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着眼地质事业未来,以时间换空间,目前仍是进行时。省委、省政府在相关政策、财政预算、管理机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破解改革遇到的难题,保障改革平稳推进。”叶爱斌说。

邓瑞林介绍说,这次改革没有提出提前退休和企业安置等分流的要求,科学核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富余人员逐年自然消化;过去在地勘企业工作,仍需要在企业安置就业的事业单位职工,过渡期内保留事业身份;因单位整合超出岗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保留干部原职级不变。职工没有在编超编区别,在经费拨付、职称评定、工资福利、养老保险、绩效考核等方面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保留省地质院本级一级预算管理单位,保持现有预算体制,继续保留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资金。

“强化公益属性是这次改革的核心,实行事企分开是关键,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仍是考验。”叶爱斌说,从实际出发,以时间换空间,预留一个过渡期,湖南省地质院制定了事企分开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指出,立足院属事业单位主体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际,确需满足资质要求和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的,允许继续适度保留与地质主业相关的企业,明确出资人职责,加强规范监管,全部剥离停办与地质无关的辅业,实现主辅分离,突出发展地质事业和地质主业。通过五年过渡期(2021年-2025年)的努力,辅业企业全部退出地质事业单位,主业企业基本实现回归事业主体,保留的16家地质延伸企业,随着财政预算保障水平提高、承担国家公益性服务增多、人员日益消化,进一步优化整合,条件成熟时,移交省国资委管理,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处理;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地质事业单位集中精力发展地质事业和地质主业。

叶爱斌指出,2018年开始的辅业剥离,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比如湖南省地勘局下属的地质中学划归长沙市人民政府管理,省地勘局职工医院地矿医院划归湖南省卫健委管理,挂牌为湖南省康复医院等。对地勘单位来说,剥离了辅业,精简了队伍。对局办学校、医院来说,却是回归了行业,如鱼得水,无疑是个双赢的结果。

为了平稳渡过接下来的“深水区”,湖南省委、省政府持续助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要求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应支持政策,省自然资源厅在过渡期内做好对地质院的业务指导管理、改革支持等工作;省地勘单位改革联席办继续保留并发挥作用,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推进改革过渡期内体制机制落实。

“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之所以得到省地质院广大干部职工的高度认可和拥护支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地质工作历史贡献、地勘单位现状困境、地质队伍未来作用的科学定位,把方向,管大局;得益于主抓领导及省地勘单位改革联席会议的精心指导协调,定方案,抓落实;得益于省委改革办、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人社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出主意,给政策。省地质院广大干部职工充满信心。”回顾改革历程,叶爱斌感慨地说:“如今,湖南省新型地质队伍的架构算是搭建起来了。下一步还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全省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核心职责,转变观念,大力加强人才、技术、装备建设,实现重塑性发展,为建设一支现代新型一流和谐的地质队伍而努力。”
 


谋定而后动的改革更值得期待

首席记者:王少勇

他们是为国找矿的“野战军”,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锋队”。一代代地质队员,肩负着为共和国建设提供能源和资源保障的使命,高唱《勘探队员之歌》,一次次走进崇山峻岭,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为新中国建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我国的地勘事业历史上曾有过荣耀辉煌的一页,伴随着事业的高歌猛进,地勘单位也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了庞大的队伍和机构。然而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外能源和资源形势的变化,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队伍和业务结构等与时代不相适应,处境变得“尴尬”起来。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省都在探索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的路径,出现了不同的改革模式,其成效皆有待时间检验。

地质工作是技术密集型工作,地质队伍凝聚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地质科技服务是其主业,是其特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地质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找矿,它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地球科学的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新时代,地质工作应树立“大地质”观念,探求地球各圈层的奥秘和相互关系,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的地质工作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地质队伍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然而,机遇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无论一项事业还是一支队伍的发展,没有立身之本就绝无胜算。对于地勘单位而言,要想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就要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大势中找对方向,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同时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清醒地意识到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是什么。换言之,地勘单位改革既要“改”——要动真格的,改掉老体制、老观念、老路子,而不能只是改改机构、换换名称;也要“定”——不能一味地在市场中弄潮,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弱化甚至忽略了主业。

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聚焦新时代的新要求,以重塑一支新型地质队伍为目标,以回归主业、回归事业初心为特色,力求最大程度发挥地质科技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在队伍整合和业务布局上下了大力气。如今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瞄准需求提供服务、一支队伍提供一项服务的架构已经搭建起来,但仍面临辅业剥离、能力提升、人员精简等深化改革的挑战。5年过渡期,这些难题能否得到破解,实现改革的预期效果,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期待着谋定而后动的改革,能够交出一份更为精彩的答卷。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