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在京举办“自然资源系统观理论座谈会”。座谈会邀请中科院侯增谦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谷树忠研究员、中科院地理所谢高地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刘随臣研究员和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张新安研究员、吕宾研究员、石吉金副研究员等7位专家,以及自然资源部综合司、法规司、权益司相关同志,就自然资源系统观展开研讨。张德霖理事长主持座谈会,他指出本次座谈会的主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来研究自然资源,引领自然资源学术探讨;二是促进对策研究,要以学为载体,以会为目的,汇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参考和咨询;三是推进学会发展,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来搭建平台,持续推进学会的学术研究和品牌建设。
● 侯增谦院士:要围绕国家需求对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基础科学研究是所有的科学体系的总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既要有科学驱动下的自由探索,更要做围绕国家需求的突破科学瓶颈的应用基础研究;既要做前沿的另辟蹊径式的研究,更要做围绕一些共性问题的学科交叉融合。当前,战略性关键矿产关系到国家安全、话语权、掌控权、配置权,国家层面非常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欢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就地矿经济、自然资源理论等方面重要基础科学问题提出课题,希望通过资助地矿经济基础研究项目支持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
● 谷树忠研究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八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史学观;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观;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四是优良生态环境的生态福祉观;五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六是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的生态法治观;七是中国全民行动的生态社会观;八是更多参与贡献引领的生态世界观。要充分运用自然资源系统观指导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一是要对系统性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二是要深入认识系统论的科学内涵。三是要深入认识系统观的内涵。四是要充分认识树立自然资源系统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五是研究自然资源系统观的内涵。六是自然资源系统观与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建议抓紧研究制定新时代我国自然资源战略。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指导统领新时代的自然资源战略制定,构建新时代自然资源战略目标体系;协调好新时代自然资源的重大战略关系,研究国内与国外包括资源的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政府和百姓的关系等,提出明确的新时代自然资源战略准则、中国特色战略准则,提出新时代自然资源的战略构架等。
● 谢高地研究员: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自然资源所有者首要的责任是维护。
自然资源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非常突出。生态文明体制整体的制度性框架的设计,需要做好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环境和法治体制管理等四个方面工作,建立人与资源环境亲密和谐的关系。自然资源部的建立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从观念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变化,由自然资源转向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体现的是自然属性,自然资源资产体现社会经济属性。第二个变化,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资本有价值,可以通过抵押、租赁和交易等实现有偿使用。与国际上相比,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产权制度、市场制度、法律法规制度等还不完全成熟,价值化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原因在于我们在技术上、理论上、思想上的储备不够。资源制度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国家的状态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何从综合、系统和管理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还需要理论研究。自然资源所有者首要的责任是维护。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修复就是一种维护责任,但这一责任并没有被特别强调,自然资源部门、各级政府从资金上、能力上还没有大规模去做。关于自然资源自然属性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具体,但自然资源的社会属性,在资源的法学、社会学以及资源与人的关系方面,还需要新的研究成果来满足当前实际管理或开展工作的需要。
● 刘随臣研究员:自然资源系统观的研究要为决策提供一些引领性的支撑,要适度超前。
自然资源系统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守恒状态或过程。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界的基本物质组成和能量来源,具有稳定性、动态平衡性、客观性和稀缺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保护的效果、利用的效率、经济的效益,这些主观性之间的关系就是自然资源系统观。人类文明史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中国要实现内循环,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从目前我们的生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适应的水平来看,还远远离不开要素的投入,离不开向大自然的索取。自然资源系统观研究要突出几个特点:探索性,从实践性到探索性再到系统;客观性,从资源禀赋来讲,资源是客观存在的,禀赋决定了资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综合性,系统地综合地理学、气候学、水利学、林学等的共性。自然资源系统要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做好研究。当前的研究基本上是事中或事后,自然资源系统观的研究要为决策提供一些引领性的支撑,一定要适度超前,超前半步。
● 张新安研究员:自然资源系统是多样性的统一,生态系统功能取决于自然地理格局,自然资源系统主要取决于地质多样性。
自然资源系统观是以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揭示自然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生物流、信息流的整体性、关联性。自然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生命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定地域内所有自然因素和自然力的一种组合。当前西方主流的理论谈及生物多样性时忽视了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信息和生物流之间的交换,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忽视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根本构成因素。对于自然资本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亦忽视了地下对应的部分,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自然地理格局,自然资源系统主要取决于地质多样性。当前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研究已经凸显,但还应该同步研究地质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寻求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地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地下部分,地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非生物当量,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构成自然资源系统观。仅仅依靠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不够的。地质多样性是连接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个纽带,这样能够把自然资源系统观构建起来。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地质多样性的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地上地下应该是联动的,这是系统论要思考的问题。能不能这样提: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共同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我们要建立一个共同的语境,自然资源没有确立共同认知的统一语境,自然资源系统观的构建就比较难。所以要通过融合、耦合,通过共同语境的构建形成自然资源系统观。
● 吕宾研究员:要从九个方面重新定位对自然资源观的理解。
系统论有三个方面指导我们研究的逻辑:一是要掌握四个原理,整体性原理、动态相关性原理、层次性和等级性原理、有序性原理;二是要把握三个要素,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系统要有一定的结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三是要明晰三个关系,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与其他的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要素与系统的整体关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关系。要从资源观的角度看系统观的问题,系统观是资源观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之后,关于自然资源管理有九个方面新的提法:资源的战略观、资源系统观、资源利用观、资源的价值观、资源的安全观、资源的全球观、资源的管理观、资源的历史观和资源的环境观。这是从九个方面重新定位了我们对自然资源观的理解。
● 石吉金副研究员:自然资源生态观中的几个主要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关于自然资源系统观,第一是自然观。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自然资源基础性、关联性和差异性三个主要特性。第二是人地观,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自然资源产权设置的合理性、自然资源保护的整体性等特点。第三是综合观。自然资源系统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自然资源系统和外系统开放性、特殊的管制性和外部性的特性。当前自然资源生态观应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怎么样建立一个符合生态保护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二是怎么看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三是怎么算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四是怎么去实现生态价值。这几个主要问题都需要下一步深入探索研究。
● 部机关相关司局同志的观点。
自然资源系统观的主题符合中央机构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家都公认的自然资源分类的概念,所以自然资源所有者方面从概念、标准、内涵到调查评价都是要系统性考虑的问题。自然资源系统观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我们的工作是重要的方法论,从宏观上能够指导我们在工作当中更好地把握自然资源各类要素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基于要素的特点,在我们工作中需要通过系统论的方法论来更好地把握各类自然资源管理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 张德霖理事长:学会要紧密围绕党中央和部党组明确的重大任务来部署基础研究。
第一,要抓紧学习掌握和跟踪当今世界系统科学方法研究的最前沿。今天讨论的自然资源系统观,依据是以宪法第九条定义的我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研究要通过系统的科学方法来认识,今天讲的自然资源系统观,实际上更多的是将一般系统科学信息论和控制论(也称为系统科学方法),用于自然资源领域的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李四光先生应毛主席需要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要求,用80天时间写了一本《天文·地质·古生物》的著作,讲述了天文、地质和古生物,正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筹学、协同论、突变论等系统科学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科学发展应该有新的突破,要利用最新前沿的研究成果,开展自然资源系统研究。
第二,要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来认识自然资源。用系统科学方法来认识自然需要把方法论具体化。一要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看自然资源,二要动态地而不是静态地看自然资源,三要辨证地而不是片面地看自然资源,四要可控地而不是完全自发地看自然资源,五要人本地而不是无生命地看自然资源。
第三,要紧紧围绕着党中央和部党组明确的重大任务来研究问题。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地矿经济学会要有目标、有方向,学会的目标方向就是落实党中央、部党组一切明确的任务。这里有两点是明确的:第一,自然资源的政策、法规的系统性研究。自然资源领域的法规和政策一定要加强系统研究。要研究公共政策,而不是企业的对策,自然资源领域政策法规的研究应该用到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第二,自然资源领域重大课题的研究。自然资源领域里面有什么样的题目能够牵一发动全身?我们学会是否能够选出一些重点题目?我觉得要考虑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现在自然资源领域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了哪些基础理论很薄弱,难以支撑的问题;第二个层面,要有前沿性的支撑,我想自然资源领域里边有一些问题是需要带有突破性的。自然资源部综合司、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可以动员起来,提出一些前沿性的课题,特别重大的题目可以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
总之,自然资源系统观就是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好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更好地建设国家。
录音整理:王志刚
本文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编辑部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