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矿业迹地研究对我国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启示

  • 2020-09-30 10:51:19
  •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作者:周进生等
  • 0
  • 0
  • 添加收藏

原标题:矿业迹地研究对我国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启示——世界典型矿业迹地分类、兴衰发展研究

导 读

矿业迹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采矿活动对地球扰动的一个见证。如何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修复再利用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矿业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检索和研究了各国与“鬼城”“棕地”“工矿废弃地”等矿业活动相关文献,结合现实情况,将矿业迹地归为寂地、疾地、遗迹、奇迹四类;在分析各类迹地特征及成因基础上,结合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提出我国修复采矿废弃地的建议,即:科学分类差异化激励不同类型采矿废弃地;科学编制矿山生态设计规划,保证破坏与修复同步;科技支撑,示范引领采矿废弃地修复实现区域性突破。

本文引用信息

周进生,吕昊东,吴文静,吴孟静,吴淑筠,王晓楠,张紫琦,侯春繁.矿业迹地研究对我国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6):71-74.


 

矿业迹地相关的概念较多,如以工业污染为特征的棕地,以产业衰退造成人口流失为特征的鬼城,以矿业活动为特征的采矿迹地、采矿废弃地、工矿废弃地等。这里,我们不做上述表达的差异分析,只作为查阅文献时的范围拓展。我国的矿业经历了20世纪80至90年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大跃进,经历几度整顿、整合、关停并转,矿山数量从30余万座减少到现在的在期矿山7万多座,而得到恢复治理的矿业占地面积仅有40%,尚有数以十万计待修复矿山。事实上,即便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据统计也有5万余座废弃矿山待修复。

本文的写作几度放弃又拾起再次梳理,是因为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的出台,使采矿废弃地再现生机有了希望。本文结合尚未付梓的《知往鉴来——世界典型矿业迹地兴衰发展研究》(周进生等编著)一书,涉及的22个国家的59座典型矿山/矿区的发现、发展、衰退或者再兴的历史片段,以及矿山所在地的经济地理等,对其进行大致分类并探索成因,目的在于通过分类、对比为国内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采矿废弃地探寻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恢复治理路径。

1 矿业迹地内涵

与分类

矿业迹地,其内涵首先是存在矿产的开采、选矿这类特定的活动,即曾经有过或者正在开展矿业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一座矿山的开发,也可以是几座矿山的开发;“迹地”泛指留有痕迹的地区、地点,这些痕迹可能是地貌破坏、地面塌陷、土壤流失或毒化、地表植被受损,也可能是地下水被污染、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等,成为寂地、疾地。对于记载着人类矿产开发的采选技术、工艺设备、设施等印迹则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存,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供依据的可称为遗迹;对于新矿种、新的自然资源发现并开发利用,或者引入新的、升级原有的产业,改造受损的生态环境,延续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避免了矿竭城衰宿命的,称之为奇迹。

这里,我们试着将矿业迹地分为四类

一是“矿业寂地”,即历史上有过矿业活动痕迹但现实无人或少有人问津之地,指的是因发现矿产而知名、因采矿而兴起、因采矿活动衰退乃至关闭而失去活力,最终走向沉寂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是一座矿山,也可以是一座矿业城镇。

二是“矿业疾地”,即历史上有过矿业活动,可见较多矿业活动迹象但当前不适于人类生产、生存且难以修复的患疾之地。过去的矿业活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这类活动延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造成区域地下水失衡、地表水污染,耕地被压占、土壤被毒化,地貌变形、植被遭破坏等;次生地质灾害频发且不可控等等,如赋存煤炭地区的自燃、整体大面积塌陷等,造成该区域不再适于人类生存。

三是“矿业遗迹”,即保存了历史上采选活动印迹的特殊区域,承载着先人采矿方法、采矿工具,选矿工艺、选矿技术等内容的文化遗产,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见证。这是当地政府根据本区域矿业活动特点,在调查、甄别基础上,为挖掘矿业历史、传承矿业文化,由政府投资管理、标注区域历史地标的特定区域。

四是“矿业奇迹”,即因矿而生、而兴的区域,矿业开发过程中酝酿形成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实现有效就业,或者新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延续了区域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因矿产开发而损毁的土地、水体进行修复、治理,形成新的适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修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奇迹。

上述分类只是做简单的归并,其实各类矿业迹地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如:矿业寂地也可能是因为早期的污染不再适宜人类生存的疾地;矿业遗迹也可以是矿业奇迹的一部分,如目前国内的矿山公园,基本保留或者修复了过去的采矿、选矿遗迹等。即使是矿业疾地,部分因为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智利的塞维尔采矿小镇,因悠久的铜矿开发遗迹、小镇所处独特的位置及建筑风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6年将其指定为世界遗产。矿业迹地中更是可以有局部的寂地、疾地,也可以存在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等。

2 矿业迹地

形成及特征

作为矿业活动历史的见证,不同类型矿业迹地的形成有其各自的背景,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列举的形式表述不同类型矿业迹地的形成,并概要总结其共性。

2.1 矿业寂地

矿业寂地的形成是由于资源枯竭或者开采不经济,导致原来的矿业活动逐步停止,人员流失至他地另谋生计,其他人类活动较少。美国堪萨斯州特莱塞,20世纪20—60年代有几座铅锌矿矿山,产出了近200亿美元的矿石,人口最多达到2万人,随着资源的枯竭,矿山纷纷关闭,导致整个特莱塞人烟逐渐稀少,成为矿业寂地。俄罗斯马加丹州卡达柯,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煤,苏联解体后,煤炭开采在该地区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无资金维持其继续运行,加上冬季极端严寒,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于1996年彻底关闭。西澳大利亚惠特农,19世纪70年代开始青石棉矿的开采,由于青石棉危害人体健康(比如引发石棉肺和间皮瘤),以及替代品的出现导致停采,1978年政府出台政策着手干预,逐步减少城镇人类活动,到1993年时,邮局、护士站、学校和机场均已全部关闭,成为现实的人类少有涉足之地。这些矿业寂地的最大特征是:人口大量流失,市政基础设施不复存在,矿业活动停止。

2.2 矿业疾地

矿业疾地的形成是因矿业开发利用活动产生的水体污染、土壤毒化、煤炭自燃、地面塌陷等,影响人类生存,也不利于矿山继续生产,加上可能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战争影响,最终导致矿山关闭。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皮歇尔铅锌矿,曾经是美国铅锌矿的主要开采中心,1917—1947年间,生产了价值达200亿美元的矿石,当时的就业人口近1.4万人。由于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都检出重金属污染,儿童出现中毒症状,采矿活动陆续停止。2006年的一起地面塌陷事故和2008年的龙卷风让联邦政府决定停止重建并正式解散了皮歇尔市。智利塞维尔采矿小镇,1905年就有铜矿开采活动,由于小镇位于安第斯山海拔2000米以上半山中,地理位置偏远,需要乘坐60千米火车接触外面的世界。1944年塞维尔小镇接连发生雪崩和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考虑到工人的安全以及矿厂的后续发展,政府决定将小镇搬迁到别处,现已无人居住。这些矿业疾地主要特征是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不适于人类,城镇居民大量搬迁,矿业活动逐步凋零。

2.3 矿业遗迹

矿业遗迹具有典型的矿业活动特征,保存了较为完整的采矿、选矿技术与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地方政府出资将其保留下来,并采取保护性措施。玻利维亚波托西,16世纪末人口达到16万,银产量几乎占世界的半数,成为西半球最大的银都。1825年玻利维亚独立时,波托西的白银矿藏已被开采一空,经济支柱崩塌。鉴于波托西城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复合体,其矿物开采依赖一系列水力工厂,同时拥有卡萨德拉莫内达、圣洛伦佐教堂、贵族住宅和工人居住区-“barrios mitayos”,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座历史名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帝镇(Bodie),19世纪50年代末因首次发现了高价值黄金,吸引了大批淘金者。1880年左右达到巅峰状态,人口超过13000人,成为金矿开采中心,生活设施齐全便利,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加州第二大或第三大城市。20世纪初,随着金矿资源逐渐枯竭以及其他地方陆续发现新的金矿,人们便接连离开。到1943年,伯帝镇上仅剩3户人家,现在这个小镇已空无一人。1961年,伯帝镇被指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并在1962年正式设立博迪州立历史公园,共有170座建筑物。作为世界矿业文化遗产,伯帝镇丰富的采矿历史受到大批游客的青睐,每年接待的游客大约20万。自2012年以来,伯帝镇一直由伯帝镇基金会管理,该基金会的口号为“以保留伯帝的过去来保护伯帝的未来”。这些矿业遗迹的共同特点是:历史上有过辉煌矿业经历,现在已被旅游、文化产业取代;记载着丰富的矿业活动历史及与之相关的建筑文化等,由政府出资进行了修复保管,成为采矿史的纪念碑。

2.4 矿业奇迹

矿业奇迹是指因矿而生、而兴,脱离矿业依赖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使得矿业城镇脱胎换骨再振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再靠单一的矿业生产,非矿业产业稳定发展,损毁的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治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步入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波兰利奇卡,位于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市,因采盐而兴盛,因转型旅游业而闻名于世。在波兰历史上,克拉科夫自1038年起成为首都,直至1596年迁都华沙(Warsaw)。利奇卡盐矿开采可以追溯到13世纪,盐在当时作为支付手段和财富的象征被贵族阶级占有,同时也成就了克拉科夫的兴起与繁荣。随着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及异地盐矿的开发,作为手工开发为主的利奇卡盐矿不再以采盐为主,逐步向参观旅游的转型。15世纪起游客就可以到盐矿内参观,地下的游览路线逐步形成,欧洲很多名人如肖邦、哥白尼、歌德等都曾来此地游览。1744年矿工们在矿井内修了楼梯通道,在地下130多米深的巷道深处建起了博物馆、餐厅、娱乐大厅和教堂。1978年,维利奇卡盐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世俗建筑”。在这里不只可以看到13世纪以来的盐矿采挖的工具和场景,还可以在世界上最大的矿井博物馆看到几个世纪以来盐矿发展的历史,博物馆内的很多保存完好的矿井工具和许多特殊的装置,包括通风和空调系统等,是对7个世纪以来欧洲矿井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独特而完整的一个见证,展示了中世纪以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另一个成功转型的是德国的鲁尔。早在19世纪中叶,凭借其占有全国3/4的优质煤炭资源及周边的铁矿,鲁尔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鲁尔区的重工业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一度达到全国的40%。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面对焦炭厂冒着的黑烟、铸造厂排出的红褐色污水、飘浮在空中的悬浮粒子,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通过20世纪60年代传统产业的清理改造、70年代现代矿业的技术援助、80年代特色区域优势的培育,鲁尔区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了环境优美地区。鲁尔区转型策略不是废旧立新,而是旧物再利用,通过改变原有建筑、设施及场地的功能,既再现了工业区的历史,又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娱乐生活的园地,整个鲁尔工业区已变成了一个博物馆和休闲区。

美国的盐湖城和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一个源于摩门教的信徒的拓荒所建,一个源于西班牙殖民者驻扎与炮台的修建,但上百年来的发展与兴盛却均离不开巨型铜矿的开发,至今兴盛不衰。

矿业奇迹的产生具有共同的特征是:矿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区域发展基础,当代政府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进行精心设计,长期坚持一张蓝图,实现了从经济功能向宜居、宜业功能的全面转型;改造原有的陈旧工业设施,再开发为新的用途;适时发展新型产业并给予各方面政策支持,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3 对我国矿山生态保护

与修复的启发

知往鉴来,这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通过梳理分析各国矿业迹地的形成、兴盛、衰退的发展轨迹,启发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资源,如何对于过去的错误行为进行补救,对于受损的矿山进行修复。

3.1 科学分类,差异化激励

全面调查评价无主废弃矿山,分类指导并实施各类激励政策。对于矿业寂地、矿业疾地要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估;查明次生地质灾害的类型,摸排潜在的危险源,评估其危险性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有的被毒化不适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矿山,首当其冲的是划定禁区限制进入,然后再设法去毒化或者进行人工干预减轻危害。对于矿业遗迹、矿业奇迹区域,通过调查评估,可以按照矿山所在区位确定修复重点和方向,依据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尾矿残留矿再开发、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进行开发式矿山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

3.2 科学设计,功能化修复

完善现行政策,引导矿山编制生态设计规划,用好基金实现开发与修复同步。对于新建矿山,逐步完善现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要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要求,开展矿区范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与现行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制度结合,做好地面塌陷、滑坡预防,地表植被保护等工作。同时,公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接受地方政府、媒体、当地群众的监督,以实现开发与修复同步。

3.3 科技支撑,示范化引领

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涉及广泛的技术需求,既有开采、选矿方面的传统技术攻关,推动保护式开采,也有地下水平衡遭破坏、土壤重金属化毒化等长期积累,危机后人生存的防控技术攻关。在管理技术方面,除完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治理技术标准体系,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外,也要关注研究国外成熟有效的方法,如美国推广的“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法”等。在实施管理方面,既要关注每座矿山的修复问题,也要探索实施流域化、矿业活动集中区整体化的规划治理,为进一步高效推进在产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和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探索经验。

作者信息

周进生(1963—),男,河北省高碑店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矿业经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工作。


本文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编辑部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授权!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