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奋斗是地勘单位发展历程的最好注解。然而,在现阶段,地质人过去的奋斗精神已缺乏感召力,一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迷茫,对工作热情不高、干劲不足、奋斗精神有所懈怠,表现为奋斗的情怀不大、动力不足、方向不明、行动不实、办法不多。文章从地勘单位长期实行事企不分的管理模式、行业正在进行深度调整重塑、事业体制机制活力不足、公益职能尚未落地、改革还在深化等五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坚信地质人只要树牢报国之志、把握发展大势、勇于实践探索、凝聚队伍力量、夯实道德根基,就一定会不负伟大时代,继续以奋斗精神书写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美好新篇章。
李东海.地勘单位奋斗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4):68-73.
我国地勘单位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在奋斗中成就了地勘单位的辉煌,让广大地质人获得了献身地质事业的无上荣光。然而,在现阶段,地质人过去的奋斗精神已缺乏感召力。事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精神的强力引领。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展望地勘单位的未来,只有大力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的奋斗精神,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实现转型发展、担当时代重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做出新贡献。
中国地质事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成功后的1912年,那时,中国政府部门中第一次有了管理地质事业的机构。回顾100多年的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史,最为波澜壮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这70年。从1950年4月,全国接管和重新组建的15个地质调查所,约800名职工开始,到“百局千队百万地质大军”的形成;从1950年成立中国地质计划指导委员会,到1998年撤销地质矿产部、成立国土资源部,再到2018年组建自然资源部;从以找矿为中心,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70年来,广大地质人用奋斗为地勘单位发展历程做了最好的注解。
1.1 体现在找矿立功的使命担当上
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有15.38万吨,原油产量12万吨,原煤产量3200万吨,铁矿石59万吨,黄金4.073吨,10种有色金属累计只有1.3万吨。经济建设离不开工业,发展工业离不开矿,找矿离不开地质工作。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从此,地质工作站到了经济建设先行者的地位上,地质人肩负起了为国找矿的光荣使命。70年来,在一代代地质人的接续奋斗中,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达162种,取得了以大庆油田、白云鄂博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矿、德兴铜矿、金川镍矿、大厂锡矿、东胜—神木煤田等为标志的一大批找矿成果,相应催生兴起了大庆、德兴、金川、东胜等近百座矿业城市,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矿产供应基地,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粮食”。
1.2 体现在直面改革的坚毅行动上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地勘单位经历了专业化改组、“三化”(地质工作成果商品化、地勘单位企业化、地质队伍社会化)、属地化管理、撤销地质矿产部、事业单位分类等重大改革。面对一次次改革,广大地质人识大体顾大局,不怨天不尤人,坚决行动,在“三化”中勇敢投身竞争激烈的市场,在实行属地化管理后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努力寻找新的定位,改革之路走得坚定有力。在1991—2003年的地质工作萎缩阶段,面对地勘经费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困难局面,地勘单位不等不靠、千方百计闯路子,广大地质人与单位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1.3 体现在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上
工程勘察领域是地质工作较早涉足的一个领域,在“六五”期间就为全国279项重点工程提供了有关地质服务,到1995年、1996年,工程勘察施工已经成为地矿部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水库、电站等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对地质工作的需要,开拓了农业地质调查新领域,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区域性优势农业产业区(带)、保护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不断总结试点经验,促成国家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地质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此外,地质工作还紧紧围绕防灾救灾、脱贫攻坚、国土修复、水土污染防治、荒漠化治理、饮水安全保障等民生工程,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新区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主动作为,在越来越广的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为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支撑。
1.4 体现在地质科技的持续创新上
70年来,在我国地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先后涌现出了170多位“两院”院士及大量高端人才,他们用行动践行奋斗精神,用成就证明奋斗价值。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黄汲清创建的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张文佑创立的断裂体系和断块大地构造学说,陈国达创建的地洼学说,以及挑战第三极建立的青藏高原地质成矿理论、挺进蓝色国土创建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破解“三低”油气藏低成本勘探开发难题建立的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成藏理论等。这些在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学说和理论,无不凝结着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目前,我国一批勘查方法技术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地质勘查技术装备研发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一些方面引领着国际地质合作的新方向。通过广大地质人特别是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拼搏奋斗,我国正在一步步从地质大国走向地质强国。
1.5 体现在永不言悔的吃苦奉献上
地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野外工作是其主要工作方式,脑力劳动伴随较强体力劳动是其主要特点。所以,不论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今天,吃苦耐劳始终是广大地质人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个显著表现。雪域高原、戈壁沙漠、森林沼泽、深山峡谷、江河湖海,在祖国最荒凉、最危险的地方,都留下了地质人辛苦忙碌的身影。在高原缺氧、洪水围困、酷暑严寒、动物伤害、水土不服等困难面前,他们毫不畏难和退缩,从未动摇心中的信念,从未迟滞前行的步伐。野外地质工作真正的苦不是身苦而是心苦,广大地质人常常只能把对亲人无限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在对地质事业的忠诚奉献中找寻慰藉。野外工作还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在开展新一轮地质大调查的1999年至2011年间,就有33位中青年地质专家在野外第一线献出了宝贵生命。
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勘单位被划为公益类,这是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质工作自身的特点和地勘单位自身的情况所决定的,有其必然性。新的定位为大多数地勘单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突出的就是,一部分干部职工在新的定位下无所适从,思想迷茫,奋斗精神有所懈怠。
2.1 奋斗精神有所懈怠的主要表现
2.1.1 奋斗的情怀不彰
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往往考虑局部利益、自身利益比较多,不能很好地将单位的改革发展、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行业、地方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中去定位和把握。在分类改革后公益类地勘单位具体能承担哪些公益职能这个重大问题上,习惯于算经济账,过多地依赖于顶层设计,围绕政府需要和人民需求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作为不够。对地勘单位的性质缺乏深刻认识,没有树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财政供养安之若素、受之泰然,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够强烈。
2.1.2 奋斗的动力不足
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觉得公益类地勘单位的财政保障也不差,少干又不会少得、多干又不能多得,有事就干,没事还落个清闲。有的对地质工作的前景悲观失望,认为改革转型谈何容易,除了找矿之外,地质工作在其他方面很难有太大的作为,也难以得到国家的进一步重视,全行业社会地位降低、从业人员职业自豪感减弱是无法逆转的趋势。有的对规范管理、严格监督没有正确的认识,消极对待,认为多干多出错、少干少出错、不干不出错,守摊思想严重。极少数干部职工甚至自私自利,认为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以致心理失衡,干出中饱私囊等违纪违法的事情。
2.1.3 奋斗的方向不明
分类改革后,在职能未具体落实、市场经营受限、各方面管理又不断规范的情况下,一部分公益类地勘单位的干部职工对单位和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有的怀疑定位,思想左右摇摆,这山看着那山高,在一类的觉得二类好,在二类的又觉得一类好,一类二类的都觉得过去事企不分的时候好,对正在走的路缺乏坚定性和执着性。另外,在推进转型的过程中,进行考察调研、对比分析不够深入,对该往哪儿转、怎么转,还不能做出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明确判断和选择,存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思想。
2.1.4 奋斗的行动不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展现的美好前景,让广大地质人对我们的党和国家更加充满热爱,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但有的干部职工没有很好地将这种热爱和希望转化为对工作的热情和行动,空谈有余,实干不足。有的没有把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地勘单位承担的职责和正在开展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在推进转型发展上想法多、行动少,畏难情绪严重,缺少实实在在干事的恒心和毅力。有的自我感觉良好,对存在的问题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在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优化队伍结构布局、规范内部事企关系等方面缺乏实招、硬招。
2.1.5 奋斗的办法不多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上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再遇到矿业形势低迷,这使一部分地勘单位的干部职工无所适从,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找不到奋斗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有的不善于与地方党委政府打交道,在理顺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关系,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城市建设、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建立联系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地勘单位对政府的支撑服务作用未能全面深入体现。有的在回应社会需求和人民需要上,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能因势而变、与时俱进,将需求与供给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把立足找矿当作死守找矿,在涉足新领域、创新方法技术上思路举措不多,转型步伐缓慢。有的在解决内部一些深层矛盾上,投鼠忌器,乏善可陈。
2.2 导致奋斗精神有所懈怠的主要客观因素
2.2.1 事企不分带来弊病
众所周知,地勘单位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戴的是事业帽子、走的是企业路子,兼具事业的保障性、企业的灵活性,凭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事企混合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单位和干部职工的逐利思想,有的把经济利益看得太重,逐渐淡忘了真正的职责和使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地勘单位作出了明确定位,“脚踩两只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作为公益类地勘单位必须回归公益属性,强化公益职能,但对于习惯于在过去相对宽松自由发展环境下工作的一部分干部职工来说,权力、收入上的落差带来了心理上的落差,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2.2.2 行业深度调整重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深入推进,这从根本和长远上对地勘行业产生了影响,促使地勘行业不得不进行深度的调整和重塑。据统计,全国地勘投入资金已连续六年下降,从2012年的510.14亿元降到2018年的173.72亿元,其中矿产勘查投入从2012年的414.10亿元降到2018年的92.79亿元。在新的时代要求和严峻的现实面前,如果不转换思路、抢抓机遇、推进转型发展,必然会导致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越走越没信心。
2.2.3 对改革转型存在观望心理
分类只是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一类、二类单位的架构尚未定型,企业化的改革导向和影响并未完全消除,意味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渡期结束的2020年眼看就要到来,这些都在极大地挑动着地勘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神经。由于对新时代条件下的改革缺乏深刻认识,特别是对改革的目的没有正确地把握,以致有的干部职工产生了等待观望的心理。年纪大的看形势来选择是否退休,年纪轻的看形势来决定是否值得托付人生,年纪不上不下的看形势来决定是否尽心尽力坚守,工作热情减退、进取精神不足也就在所难免。
2.2.4 事业体制活力不足
从全国地勘单位的分类结果看,划为公益类地勘单位的比例接近90%,也就是说我国绝大多数的国有地勘单位依然保持事业单位的体制。与之前不同的是,分类后,公益类地勘单位不可能再享有企业的灵活性,在资产、投资、人事、分配等方面必须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对有的干部职工来说,在这种经营管理限制较多、收入分配政策不活的体制下工作,是难以找到兴奋点的。有的单位如果内部管理松弛,那么出现出工不出力、比差不比好,在体制内混日子的懒人也就不足为奇。
2.2.5 公益职能尚未落地
对大多数公益类地勘单位特别是一类地勘单位来说,虽然在单位的性质上有了明确的定位,但公益职能还未进一步具体化,还未转化成经常性的工作和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加上原有项目陆续结题、地勘市场进一步萎缩、事企彻底分离,以致出现有的单位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缺少主动性、开拓性的干部职工难免士气低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奋斗的基点。另外,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无事可做的时间持续长了,原来勤奋的人也会变得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3.1 树牢报国之志
作为国有地勘单位特别是公益类地勘单位的干部职工,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机制在不断调整,地质工作的对象和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找矿立功的使命不能变,为民报国的志向不能变。这是保持奋斗精神的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习近平总书记说:“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广大地质人要加深对国有地勘单位性质、党员第一身份第一职责的理解和认识,更加自觉地把个人、单位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破除安于现状、坐享其成的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习和发扬李四光、王进喜、黄大年、杨衍忠、朱恒银等行业内先进人物的至诚报国精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进一步筑牢精神支柱,更加担当作为。
3.2 把握发展大势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强烈,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新发展理念得到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广泛人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等等,这些都是当今与地质工作和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发展大势。地勘项目的减少已经不仅仅是市场周期性调整的结果。不把握这些发展大势,就难以找准奋斗方向,就难以下大力气推进改革转型。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我国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今后将推进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服务方向从过去以支撑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支撑服务以清洁能源、关键矿产、水等战略资源为重点的整个自然资源管理转变,指导理论由传统的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承担项目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转变。这就是根据发展大势对发展思路作出的战略性调整,为地勘单位特别是公益类地勘单位进一步明晰奋斗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
3.3 勇于实践创新
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不能没有顶层设计,但在自身职责和能力范围内主动作为、大胆实践探索同样重要。这是奋斗的要求,也是奋斗的方法。2019年,湖南省地勘系统的机构改革在业内倍受关注,从报道的有关情况看,改革明确了事业方向、公益性质,推进是审慎稳妥的。这种有利于地勘事业发展的改革局面的形成,肯定与湖南省地勘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身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地勘单位虽然属地化管理已经20年了,但地方政府仍未完全了解这支队伍。因此,在加大汇报沟通力度、增加需求的有效供给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地勘单位要想找准转型切入点,解决好在队伍管理上、方法技术上遇到的难题,就必须把创新牢牢抓在手上,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落实创新责任。要逐渐改变过去找项目的习惯思维,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预研究,通过立项创造项目,以小项目孵化大项目。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利用当前这个学习充电的大好时机,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尽快在改革转型中找到新位置、发挥新作用。
3.4 凝聚队伍力量
只有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强大的奋斗力量。中央公益类地勘队伍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博大的胸怀,在全行业中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为其他地勘队伍的发展争取政策、提供指导、给予帮助、创造条件;其他地勘队伍要加强与中央公益类地勘队伍的沟通交流,主动对接、广泛协作。各省(区、市)地矿、煤田、冶金、建材等系统的地勘队伍之间既要有竞争更要有合作,在改革涉及的共同重大问题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努力争取最优的解决方案。各省(区、市)一类与二类地勘单位之间、同一类型地勘单位之间,要减少同质竞争,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各地勘单位要把地质事业的旗帜高高地举起来,坚定广大干部职工对改革转型的信心;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内部管理,让干事创业者有平台、得实惠、有奔头,让庸懒无为者没市场、没利益、没前途;要弘扬正气,增强正能量,发挥榜样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热情。
3.5 夯实道德根基
良好的道德是广大地质人和地勘单位发展的最坚固基石,也是让广大地质人和地勘单位走得更正、走得更远的最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地勘单位要把信誉当作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契约精神,进一步树立诚信勘查的良好形象。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有原则有底线,做廉洁项目,建亲清关系,以过硬的技术和优良的作风去赢取信赖。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坚决遏制和纠正以体制为借口,贪图安逸、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要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切实把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继续赢得未来,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客观环境和条件固然重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广大地质人和他们从心底升腾起的奋斗精神。我们坚信,广大地质人一定不会辜负伟大时代,继续以奋斗精神书写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美好新篇章。
李东海(1976—),男,云南省师宗县人,政工师,安徽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原地矿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纪委书记,长期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较为关注并有一定研究。
本文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编辑部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