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7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开发矿业”7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矿业工作者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矿业联合会、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中国矿业报社等多家单位联合,以“绿色、安全、和谐、智能、高效——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线上纪念活动。本期中国矿业报/矿业界特此推出5篇专题文章,文章题目如下:
让精神之光照亮矿业
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矿业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尽力为疫情重点地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彰显了矿业工作者顾全大局、敢于担当、共克时艰的奋斗精神。
事实上,我国矿业行业正是秉承这种特有的精神力量和优质的文化基因,并以此作为发展引擎,才能不断取得新成就,作出新贡献,展现新形象。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见留苏学生代表时,在任湘的笔记本上题写了“开发矿业”四个大字。70年来,这四个大字一直激励着全国数百万地质工作者和千万矿业职工为开发矿业而努力奋斗。
1994年,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倡议并经有关部门同意,正式把2月17日定为“全国矿工日”。2011年,中国矿业联合会将2月17日确定为“全国矿业工作者日”。从“矿工日”到“矿业工作者日”,涵盖人群从矿工扩大到了从事找矿、开矿、管矿、第三方服务体系等全产业链的矿业人。
文化是管全局、管长远的。矿业发展孕育了矿业文化,矿业文化又促进了矿业发展。矿业文化用实践证明了自身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代又一代矿业人砥砺前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70年来,我国矿业工作者不断创造与丰富着矿业文化。在新中国的矿业实践中,李四光精神、“三光荣”精神、“四特别”精神、大庆精神、鞍钢精神、攀枝花精神、浙江地质七队精神、同煤精神等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影响至今,和“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脉相承、高度契合,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矿业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重要“一位”的今天,矿业文化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唤醒全社会珍惜、节约、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让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落实到绿色勘查、绿色矿山、生态矿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矿业文化也必须进入新时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矿业文化应包括绿色、安全、和谐、智能、高效的内涵。绿色就是兼顾资源和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勘查、绿色矿山、生态矿业理念。安全就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和谐就是矿业活动要跟资源所在地社区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智能就是利用先进技术设备,推动矿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就是资源综合利用率要高,同时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矿业文化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近年来,从顶层设计、观念转变到具体行动,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矿业形象得到重塑,矿业工作者的形象也日益改善。在建立矿业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秉持先进矿业文化的地勘单位、矿业企业“走出去”定会收到欢迎,进而为世界矿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先进的矿业文化发挥好培根铸魂的作用。除了全行业、全系统的文化自觉,也要高度重视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充分利用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矿业故事”,传播好“中国矿业声音”,切实加强矿业文化的宣传、推广与普及,不断扩大矿业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此外,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将矿业遗址、地质遗迹等矿业文化载体与文旅有机融合,让其“活起来”,让人们在矿山或地质旅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矿业文化的魅力。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之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矿业行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文化的指引,需要有一种矿业先进文化来增强矿业职工继续为提高国家的资源保障能力建功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广大矿业工作者要以毛泽东主席“开发矿业”题词为指引,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任务,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发扬老一辈革命传统和奉献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刊登于《中国矿业报》2020年2月1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