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业已经到了返工的时候,近日迎来一个好消息,湖北省外确诊新增病例一直呈下降态势,但是湖北省的情况仍旧不乐观,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卫健委已经启动一省包一市的方案,全面动员,支援湖北,目前湖北除了居高不下的感染人数,缺少物资的情况一直没得到明显改善,虽然国内外纷纷捐赠,但是像医用防护服这样的消耗品依旧紧缺。
前线的医护人员穿一套防护服,饭也不敢吃,厕所也不敢上,睡觉也不敢脱,生怕脱下后又要浪费一套。甚至有些地方用雨衣自制简易防护服,这些新闻都让人无比心疼。
01 医用防护服的秘密
理想的医用防护服应该具有多功能性,既要能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有毒有害的液体、气体或具传染性的病毒和微生物侵袭,又要穿着舒适,在具备阻隔性能的同时,还要具备透气性、抗菌性及防致敏性,不得危害人体健康。能够同时做到这些功能,那医用防护服的原材料肯定不是一般材料,据了解,医用防护服主要材料为聚烯烃与PTFE,医用防护服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聚丙烯纺粘布、新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水刺布、SMS非织造布、高聚物涂层织物、透气膜/非织造布复合布。除此之外,防护服面料选择还要考虑成本及废弃后的环保问题,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医用防护服的两种类型。
一、重复使用型:聚四氟乙烯层压织物
重复使用型防护服,一般作为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服和手术服等。主要采用传统机织布、高密织物、涂层织物及层压织物等材料制成。由于层压织物是将普通织物与一层特殊薄膜通过层压工艺复合在一起制得,因防护性能及透湿透汽性能较好成为业内主流选择。
比较高端的层压织物是聚四氟乙烯超级防水透湿复合面料。该面料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过膨化拉伸后形成一种具有微孔性的薄膜,将此薄膜用特殊工艺覆合在各种织物和基材上,成为新型过滤材料。由于该膜孔径小,分布均匀,孔隙率大,在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可以过滤包括细菌在内的尘埃颗粒,达到净化且通风的目的。这种层压织物能够防风、防水、透气、透湿,而且舒适性极好。目前,发达国家大多使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二、一次性防护服:聚烯烃纤维无纺布
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洗涤和消毒,操作不方便,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防护性能有所下降。鉴于此,国际上逐渐采用一次性非织造(无纺布)材料制成的防护服。这种防护服,经过进一步的抗菌、抗静电等处理,手感和性能跟传统纺织品比较接近,而且价格较低。因此,在医疗领域的隔离衣和防护服中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国内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分别为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纤维。其中聚丙烯所占比例最高,占62%。一般而言,用于生产无纺布的聚丙烯主要指的是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近年来,聚丙烯高熔纤维料的需求受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被市场看好,生产企业也在积极的研发拓展聚丙烯纤维市场。数据统计,2019年国内聚丙烯纤维料产量约170万吨左右,同比2018年增长7.5%。其中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95万吨,同比增长了15.8%;中熔指聚丙烯纤维料77万吨,相比基本持平。
无纺布生产工艺主要有纺粘法、水刺法、闪蒸法、SMS复合材料等。目前,一次性防护服多采用聚乙烯透气膜制成复合无纺布。
02 医用防护服发展简史
一般认为,医用防护服起源于手术服。100多年前,医生做手术时大多穿着一种黑色外套,被认为是最早的医用防护服。当时,这种医生穿着防护服的目的并不是防护自身免受伤害,而是为了保护衣服不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
早期的防护服材质一般为棉质,在干燥状态下具有防细菌渗透的能力,但是在湿态下却无法抵抗细菌的入侵。二战时期,美国的军需部门为了使防护服的材料应该能阻挡液体进入带入细菌,开发了一种经氟化碳和苯化合物处理的高密机织物,增强防护衣的防水性能。战后,民用医院开始采用这些织物作为医用防护服的面料。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对于艾滋病毒、肝炎B病毒、肝炎C病毒等血载病原体有了深入的了解,深刻认识到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存在受感染的风险,开始着力开发医用防护服,使得防护服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2003年,我国在抗击“非典”疫情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医护人员面临的生物职业危害。在SARS流行过程中,我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性肺炎5329例,其中医护人员969例,占18%,属于高发人群。由于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转运等环节中,因直接接触病人而被感染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现为抢救一名病人而导致数十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罕见现象,令社会各界大为震惊。我国相关领域开始研发医用防护服。
03 防护服的原材料急缺吗?
疫情一线防护服告急,生产厂家、原料供应商纷纷开足马力,保障货源供应,为这场无硝烟的战役做出自己的贡献。除了产业链下游的生产企业,那么上游的原材料厂家究竟是哪些?
小编结合自己在地矿、能源行业的从业经历,知道防护服和口罩等医疗卫生用品的重要原料是聚丙烯,这种化学专用料都来自国内的大型石化企业。聚丙烯简单分为共聚和均聚产品,主要原料为丙烯单体。最基础的防护衣及口罩原料都为聚丙烯树脂生产。
对于以原油为原料的炼化企业来说主要有两个途径可以获得原料:
- 从炼油催化装置中的副产品催化液化气中提取丙烯单体;
- 以炼油厂的石脑油、加氢尾油、饱和液化气甚至一部分的柴油组分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碳四等单体。其中,采用深冷技术分离的裂解装置产丙烯单体相对炼油气分装置的丙烯单体纯度一般会更高些,更有利于下一步聚合反应生产高端聚丙烯。
国内石化企业生产的聚丙烯产品直接用于无纺布生产的聚丙烯纤维专用料除可以生产一次性卫材外,还可以用于衣服里面料等。掌握聚丙烯纤维专用料生产技术的厂家约为10家共计约21套装置。其中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神华、中煤、大唐和部分民营企业。
目前国内石化厂家生产普通无纺布的主要聚丙烯原料有中石油大连石化生产的H39系列、大连西太的Z30S系列、中石化济南炼化的Y35/Y24、中原乙烯的Y25、洛阳石化Y26、石家庄炼化/青岛炼化/茂名石化的Z30S系列、中化泉州石化H5250R/H5380R等。还有很多生产厂家的产品,产能都比较大,所以关于国内口罩原料及卫生衣原料等市场供应非常充足。
对于原料的供应,大型石化企业承担央企责任,产量绝对不会成为瓶颈,但下游纺织能力及口罩生产能力受限。
04 国内聚丙烯龙头企业都有谁?
2018年中国聚丙烯生产能力达到2621万吨/年,散落在山东和江浙一带。2010年,中国聚丙烯生产能力为1054.73万吨/年,为首次突破千万吨门槛。中国聚烯烃用6年时间,2016年,基建完成生产能力突破2000万吨/年,神勇似中国高铁。2021年,中国聚丙烯生产能力将突破3000万吨/年。
中国聚丙烯行业现有头部企业都是谁?行业中到底隐藏着多少上市企业呢?
在国内聚烯烃领域,以兰州石化为先头,长久以来市场格局被两桶油深度把持。
中国石化拥有44套聚丙烯装置,生产规模达到790万吨/年。从未来扩能来说,中科炼化、镇海炼化、齐鲁石化、贵州能化、中韩石化、海南炼化都备注瞩目,中国石化坐拥1000万吨/年聚丙烯规模时日不远。
中国石油拥有28套聚丙烯装置,生产规模441万吨/年,排头兵企业有兰州石化、独山子石化、大庆炼化、抚顺石化等。以广东石化和辽阳石化为引领,计划有100万吨/年聚丙烯扩能。
国家
能源集团旗下,拥有神华包头、神华宁
煤、神华榆林、神华新疆几套聚丙烯装置,生产规模达265万吨/年。国家能源集团仍有意继续扩张聚烯烃项目。
延长集团拥有延长中
煤榆能化、延能化、延安炼油厂、延安石化厂,聚丙烯生产规模达到120万吨/年,延长中
煤榆能化(二期)项目计划2020年投产将增加40万吨/年聚丙烯。近期,延长集团官宣布局江苏泰兴120万吨/年PDH、30万吨/年聚丙烯。
新生代军团中,火力布局最猛烈的当属东华
能源,积极布局张家港、大榭、连云港、茂名。东华能源已经投产2套聚丙烯装置,大榭(二期)2套聚丙烯装置计划2020年投产,届时将形成160万吨/年聚丙烯规模。更多企业冀望形成100-200万吨/年的聚丙烯生产规模,如:宝丰能源、中景石化、巨正源、宁波金发新材料、金能科技等。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
能源、延长集团、浙江石化、东华能源形成第一梯度阵容。宝丰能源、恒力石化、中景石化、巨正源、宁波金发新材料、金能科技、宝来化工等紧随而至成为第二梯队阵容,但不排除个别企业跃升至第一梯队。
这些企业已经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纷纷站了出来,早早开工,开足马力进行原料加工,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支援抗“疫”前线。
这场疫情攻坚战必定胜利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 END —
来源:整理自网络
本平台转载内容,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删除处理。
欢迎添加小编
微信号:dkkjxiaoyou
< 请注明:姓名+单位+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