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近日公示了“自然资源部部分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依托于江苏地调院建设的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组评估,正式进入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
该实验室于2016年通过验收并正式挂牌运行,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放交流、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年申报的《苏南地区地裂缝发育扩展机制与预测预警研究》获得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该实验室围绕主攻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地裂缝光纤监测技术和数值模拟两大研究特色。首次全面阐述了地裂缝生命周期的压、拉、剪、弹力学机制,明确提出了地裂缝触发机制和临界条件,还原了地裂缝发育演化的过程;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地裂缝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体系,使地裂缝的监测由二维跨入三维,实现了地裂缝实时和连续监测;研发了国际上首台集点式和分布式于一体的光解调仪,极大提高了地裂缝多场融合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在国际上创新性提出了区域-场地双尺度有限元耦合界面元法,建立了典型地裂缝三维形变数值模拟模型,实现地裂缝发生发展定量化预测,为地裂缝模拟打开了一扇窗。
该实验室具备最完备的地裂缝研究的硬件支撑体系。新建了科研大楼并建成了地裂缝光纤传感器研发与测试室、模拟仿真实验室等7大功能室;探明了51处地裂缝精细地质结构,为地裂缝成因机理及模拟仿真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对象;构建了覆盖了长三角地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网络,为地裂缝研究提供长周期多场监测数据;建成多处集多种监测手段于一体的自动化监测示范站,为合作开放提供场地;建成全球首个大型采水型地裂缝物理模型,为成因机理研究验证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