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源开发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这是日前在安徽铜陵召开的全国绿色矿山现场交流会形成的共识。
铜陵,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一个久负盛名的中国古铜都,其绿色发展理念当然尤为引起各方的关注,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当然也会折射出安徽全境的绿色风貌。这也是本次现场交流会的意义所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全过程。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然资源部的大力指导下,安徽已经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创、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坚持“规划先导、标准为纲、示范引领、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全力助推全省绿色矿山建设。
转变发展模式 启动建设试点
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储量比较丰富,是矿产资源大省。多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传统的粗放型开采方式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石、尾矿,同时引发地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转变矿业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010年,原国土资源部启动首批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工作,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统筹把握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矿山复垦等条件,积极组织省内矿山企业申报创建,推动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的投入,广泛使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目前,全省共有33家矿山企业入选前四批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22家通过实地核查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制定方案标准 推进整体实施
一是联合制定建设工作方案。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6部委《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要求,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省发改、经信、财政、环保等11个部门共同制订了《安徽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5 年)》,统筹具体用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加快矿业转型绿色发展,努力形成“点上开花、线上贯通、面上连片”的立体式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科学编制绿色矿山规划。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18年启动省级绿色矿山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现场核查等前期工作,已编制完成了《安徽省绿色矿山规划(2019-2025 年)》,待进一步审核后发布实施。
三是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标准。坚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先行。 2018 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充分开展调研,借鉴六部委发布的 9 个行业标准,结合安徽省实际制定发布了《井采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要求》、《露天开采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要求》、《露天开采 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要求》3个地方标准,2019 年又制定了《地下开采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地方标准,目前已报送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待批。
四是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宣传培训。广泛开展绿色发展理念宣传,积极组织绿色矿山培训活动,确保矿业转型发展落实到位。今年分两片区各举办了一期省级培训班,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各地勘单位负责人,部分矿山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累计培训人员 600 余人。来自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矿业转型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政策解读,取得了很好效果。
严格矿山遴选 组织示范先行
一是精心部署遴选。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提出遴选的细化要求,充分调动矿山企业参与绿色矿山创建和申报的积极性。各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行动,上下联动,各矿山企业积极响应,踊跃申报,呈现出由“要我建”向“我要建”的态势转变。
二是细化评分评估。认真研究自然资源部评分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和第三方评估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合安徽省实际的遴选评分标准。由于此次遴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尚未得到预算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先行开展工作,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815队、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3家单位承担今年安徽省绿色矿山遴选第三方评估工作。
三是严格审查上报。安徽省绿色矿山建设基础较为扎实,各矿山企业申报积极性高,申报数量较多。鉴于遴选名额有限,各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进行了严格审查把关,初步确定102家矿山企业作为第三方评估对象。3家评估单位通过抽签方式确定了遴选核查名单,进行实地评估,逐项评估评分,确保遴选质量。
四是推进示范先行。为消除3家评估单位主观差异,安徽省采用校正系数法校正各组打分尺度误差,确保了遴选评估公平公正。此次共遴选矿山68家,其中原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18家、新遴选矿山50家,经网上公示无异议后上报自然资源部,并于2019年9月份通过自然资源部抽查。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坚持绿色矿山建设不做一锤子买卖,严格绿色矿山名录管理,确保优者进、劣者退,推动矿山企业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今年,安徽省就有3家原四批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违法越界开采、剩余开采年限不足等原因被移出名录。
秉承绿色理念 谋划工作布局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将借鉴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继续完善绿色矿山建设和管理制度,研究形成配套绿色矿山建设的激励政策,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继续鼓励绿色矿山名录企业和贫困地区群众组建利益共同体,打造“节约高效、环境美丽、矿地和谐”的矿业发展新模式,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助推绿色矿山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绿矿平台建设。搭建安徽省绿色矿山建设网络直接申报数据平台,开展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工作经费已初步列入 2020 年省级预算,预计明年 6 月底完成。
二是制定省级管理办法。研究出台切合安徽省工作实际的绿色矿山管理办法,强化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激发广大矿山企业主动建设绿色矿山,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是推广地区奖补办法。完善配套激励政策体系,适时总结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奖补办法。例如:铜陵市已经制定了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奖励办法,对于完成绿色矿山创建任务,并通过市级绿色矿山挂牌验收的矿山,给予20万元的资金奖励。
四是探索发展转变途径。坚持转方式与稳增长相协调,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矿业经济增长新途径。丰富惩戒制约手段,探索2025年不达标企业退出机制,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