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 深耕“冷门”研究30年

  • 2019-08-01 16:37:56
  • 来源:科学大院
  • 0
  • 0
  • 添加收藏

        在汶川特大地震、庐山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救灾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一支灾害考察团队的身影——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身赴险地,进行细致的观测以获取第一手数据,并由此提出科学的认识和危险性评估,为灾后的应急抢险、防灾减灾、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科学依据,而这支队伍的领导者是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崔鹏。

2008年7月10日,崔鹏在汶川地震灾区考察堰塞坝情况(图片来源:科学网)
2008年7月10日,崔鹏在汶川地震灾区考察堰塞坝情况(图片来源:科学网)

  不爱谈个人,只想讲团队。不愿回顾过去的成绩,只想提研究的进展。话危险,他觉得太矫情。聊辛苦,他说大家都一样。戴着一顶安全帽就扎进了灾区,日日夜夜和泥石流打交道,一眨眼就是30年。从事泥石流研究30年,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这个行业,就连门口的保卫都这样告诉来访者:“他太忙了,一点半才吃午饭,两点又要出门办事了。”

芦山地震后,崔鹏在灾区勘察。(图片来源:中科院之声)
芦山地震后,崔鹏在灾区勘察。(图片来源:中科院之声)

  结缘,源于对减震的热爱

  2019年5月11日-12日,“一带一路”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崔鹏说他希望通过该会议与各国科学家交流“一带一路”减灾的科学思路、减灾经验和先进技术。

  而崔鹏与泥石流结缘源于一次讲座,当时还是大学生的他参加了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唐邦兴教授有关泥石流研究的一场学术报告,初次接触此课题的崔鹏被深深地吸引了,在之后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考上了唐教授的研究生,正式成为了一名研究泥石流的研究员。

  1990年春,崔鹏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我国第一位泥石流专业毕业的博士。此后,出于对国家减灾事业的热爱,崔鹏在1997年完成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回到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继续开展此领域研究工作,并入选了当年的中科院“百人计划”。

  在那个年代,出国深造是不可多得之事,能留在国外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面对这样的选择,崔鹏毅然地回国。在问到为什么这么执着地选择回国时,崔鹏言语质朴恳切:“我总觉得有了在国外深造的机会,学习了国际前沿的山地知识,就更应该回归祖国,为那些还深受山地灾害的山区老百姓服务,减少他们的损失。”

  减灾,始于对民心的爱护

  2018年国际灾害数据库的统计显示,“一带一路”沿线相对灾害损失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以上;1995年至2015年,全球前10个因气象灾害受灾的国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7个。可以说,自然灾害风险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考验。

  从2006年开始,崔鹏开始了他“出海”研究之路,十年后,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研究计划(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减灾计划”)正式启动。此时的崔鹏更是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灾害研究作为自身研究的重大课题。

  “当地老百姓对我们的减灾工作都是非常欢迎的,因为能够解决他们实际的民生问题。‘一带一路’减灾是‘民心相通’非常好的切入点——减灾工作做好了,不仅是各国政府,而且是各国老百姓对中国的理解和友好的程度就会增加很多。该工作能够服务于我们国家新时代对外开放大的格局,也符合我们国家提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崔鹏说。

  喀喇昆仑公路上的“风景点”

  2000年,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发生滑坡,形成一个很大的堰塞湖,其规模超过了汶川地震的唐家山堰塞湖。当时滑坡掩埋了中巴喀喇昆仑公路25公里长的路段,这使得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商贸几近中断。该公路的修复工作,得到了中巴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甚至写入了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的《联合公报》中。

  承建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任务的中国路桥集团委托崔鹏团队做了危险性分析;与此同时,也有西方的科技单位做评估。经过对比,双方最终决定委托崔鹏团队做进一步的风险分析并设计应急排险处置方案。

  巴基斯坦的施工队伍采用崔鹏团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后,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堰塞湖风险得到控制,完成了公路修复并且提高了运输能力,使商贸得到迅速恢复,且贸易量超过了断路之前。此外,这个堰塞湖风险不仅被排除了,甚至成为喀喇昆仑公路上一个美丽的“风景点”。

 2010年3月31日,崔鹏率成都山地所专家组在巴基斯坦Atabad巨型滑坡堰塞湖开展应急救灾调查(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2010年3月31日,崔鹏率成都山地所专家组在巴基斯坦Atabad巨型滑坡堰塞湖开展应急救灾调查(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尼泊尔地震灾害评估报告

  2015年,尼泊尔地震以后,由崔鹏带队的中国科学院科技团队(以下简称“中科院团队”)成为到地震现场做考察工作的第一支减灾方面的科技队伍。尼泊尔对此非常重视,相关部门对该队伍工作的支持、配合也非常好。中科院团队与尼泊尔公路局、特里布文大学以及国际山地研究中心一起组织了一个考察工作队。

2015年5月4日,中科院与尼泊尔专家组成的联合野外考察队在中尼公路柯达里口岸附近考察(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2015年5月4日,中科院与尼泊尔专家组成的联合野外考察队在中尼公路柯达里口岸附近考察(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工作队的任务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野外考察,一部分是遥感解译,其中遥感调查就是中科院团队和国际山地中心共同进行的。野外考察工作,分别由两个研究员带队分两路开展了一个多星期的调查,基本上把重要的地方都调查了——当时交通到达不了的地方也都乘直升机去了。

  考察完以后,中科院团队很快写了一个灾害评估报告,报告结尾提出减灾建议,包括应急减灾阶段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灾后重建阶段应该采取的措施。中科院团队通过中国大使馆将该报告转交给尼泊尔政府后,得到了尼泊尔政府高度重视,后来包括其科技部及地震灾后重建专门机构,都到中国与该团队交流后续的减灾工作。

尼泊尔副总理兼内政部部长访问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听取崔鹏院士介绍地震次生灾害遥感解译工作(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尼泊尔副总理兼内政部部长访问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听取崔鹏院士介绍地震次生灾害遥感解译工作(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中国和尼泊尔的中尼交通廊道建设对两个国家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做的工作将会为公路的修复和已经在计划中的铁路修建,特别是为规划中的中尼铁路选线和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在修建铁路或者修建公路过程中提前做好灾害预防工作,能够保证道路修建的顺利和今后运营的安全。如果灾害应对比较合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减工期、减小投资”,崔鹏说。

  携手,寻找科技减灾的利益共同点

  能在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里深耕30年,是崔鹏取得该领域重大科研成果的不二法宝,崔鹏也见证了我国乃至全世界灾害防治的转变和发展。

  在崔鹏的脑海里,有一个信念深深扎根,他深有感触地说:“做科研不要怕坐冷板凳,认准了一个方向就要坚持把它做下去。不论有没有项目或者项目多少,我们都要坚持学科方向,稳住基本科研队伍,才能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树人”也是崔鹏这么多年在这个领域一直在做的事。如今,从事灾害防治专业的学生比过去多了很多,这不仅依赖于国家对灾害防治的重视,更有着像崔鹏这样将灾害防治当做一辈子事业的老师。

  在崔鹏看来,学生阶段尤其是研究生阶段对人生发展十分重要,他始终希望学生在校的几年中不是仅仅为了发表几篇文章,而是真正获得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眼里,崔鹏特别严厉特别认真,文章、模型的任何小细节都不能糊弄过他。对于这些要求崔鹏也是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科学研究“差不多”就是“差了很多”。

  为了让青年研究员更好地适应科研要求,崔鹏还尽可能地给每一个课题配备相应的资深科学家,这样不仅保证了课题的质量,更是让青年研究员从资深科学家身上学习到科研的精神。

崔鹏在作主题报告(图片来源:重庆晨报传媒)
崔鹏在作主题报告(图片来源:重庆晨报传媒)

  面对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崔鹏不仅要求学生们保持野外作业的习惯,自己更是常年坚守在第一线。正如崔鹏所讲:“山地灾害研究是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国家遇到问题了我们却拿不出解决方案,这不合适。只有尽可能多地深入现场开展工作,才能提高我们对灾害机理和规律的认识,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减灾防灾。”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