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内最神秘富豪:坐拥万亿矿山,身价1100亿却不上市!

近年来胡润富豪排行榜来来回回似乎总是那些人,不用看就知道会有马云、许家印、王健林等名字。但是在2018胡润中国富豪榜的发布季,富豪榜的前十似乎出现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陌生的名字——王文银。一个执掌年营收5000亿的世界《财富》500强企业的男人,他以1100亿的身价与雷军并列第10名。

▲ 2018胡润百富榜,王文银家族与雷军并列第10

不仅这个企业家我们不了解,连他的企业我们也少有听说。其实,当“正威集团”5年前空降世界500强第387位时,时任深圳市市长的许勤,也有同样的困惑。

从25年前揣着10块钱只身闯荡深圳,到如今坐拥千亿身家,王文银的崛起过程十分低调,这也使他成为“中国最神秘的富豪”

 

不甘平庸10元闯荡深圳

25年身价1100亿

营业额仅次于华为

 

1968年,王文银出生于安徽省的一个小乡村,他家祖上三辈都是农民,家境贫寒。王文银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割猪草喂猪,周末下地帮父母插秧,种土豆,栽红薯。

虽然年纪轻轻就吃了不少苦头,但这不影响王文银对未来的向往。每天干完农活之后,他还会逼自己刻苦学习好几个小时。1989年,他如愿考上南京大学。

毕业后,王文银被分配到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每个月工资400元,这在当时几乎是上海市平均工资的2倍。但他很快就干不下去了,因为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太安稳,一眼就看得到头,而他是那种心里“始终有一团火”的人。

1993年,恰逢邓小平在深圳画了一个圈,王文银果断辞职,一股脑儿奔向那个热闹非凡,满大街都是淘金客的城市。

但是,等他火车倒汽车,汽车倒拖拉机,足足花了两个星期折腾到深圳时,兜里只剩下10块钱了。

因为大学专业是天文学,找不到对口工作,他索性拿出高中毕业证,进入一家生产电线插头的香港企业,当了一名仓库搬运工。

租不起房子,只能在路边桥洞下暂住。这一住,就是一个月。直到发了工资,他才租了一间3平方的小房间。

王文银从小就是个极其刻苦的人,来到仓库后,他很快就背下了几千种物料的编码,从此以后,当有人需要询问物料的库存信息时,基本只认他一个人。

 

不仅如此,每种物料的库存余量,只要领导问起,他都能对答如流。因为对工作的极致要求,他很快就获得了破格提拔。从库房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到工厂生产物料控制总经理,只用了1年。

 

随后,王文银又被日本日立公司以年薪百万加2个点提成的条件挖走。在这家公司的1年里,他积累了日后创业的第一桶金——2000万。

 

决心创业的原因,是在日立公司的一段经历。

 

当时他发现一位客户有拖欠贷款的前兆,建议老板不要和此人继续做生意,但另一位日本销售表示不同意。而日本老板最终采纳了后者的建议,结果导致公司数千万元的巨额贷款没有收回。

 

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王文银回忆了这段经历,他说:“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虽然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但这位日本老板可能是下意识看不起我这个中国人,所以最终采纳了日本销售人员的意见。正是在这件事情之后,我有了创业的冲动,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自己给自己打工。”

 

往后的23年,王文银的人生可谓经历了腥风血雨。

 

从创办第一个电源线工厂,到每年上线一个新的工厂,再到利用金融危机疯狂囤矿拓宽产业链,他在金属新材料产业建立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如今,王文银的个人财富已达1100亿,与雷军并列胡润百富榜第10名。正威集团的表现也同样让人侧目:2018年,正威成为世界500强第111名,营业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是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的第2名,仅次于华为

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只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只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王文银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他的三次“豪赌”。

与王文银有过接触的人,对他的评价多是“狂人”、“疯子”。王文银就像一个天生的赌徒,每逢经济形势下行,所有资本恐惧地逃离时,他便开始押下重注,逆流而上,精准抄底。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所有厂房的租金大幅降低,生产设备也大量滞销,供应商们苦不堪言。

 

而王文银如同狮子嗅到血腥一般,迅速地展开谈判。迫于库存压力,供应商们最终答应以分期付款,以支付10%定金的方式把设备卖给他。

在这轮交易中,王文银一次性囤了100台设备,拥有了整个深圳最大规模的厂房。

2003年,“非典”席卷中国,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大量资本迅速撤出,各类资产价格也应声下降。

 

这时王文银再次出手,他在国内国外大举买进矿产资源,进军铜、钨产业,将原先的产业链延伸到了最上游的采矿、冶炼领域。时至今日,王文银已在20多个国家拥有10多座矿山,仅已探明矿产资源价值就超过10万亿元。

随后,他不顾老婆、合伙人的强烈反对,坚决用28亿资金拿下铜陵铜杆线生产项目。

这一决定,让正威集团不再受制于原材料忽上忽下的价格波动,也让王文银一举成为铜行业的最大“庄家”,拥有了有色金属行业的"世界铜王"称号。世界上只有7亿吨铜储量,王文银有3000万吨,占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王文银这头冷静又疯狂的狮子再次向前猛扑。他并购了一系列大幅贬值的欧美铜加工企业,并以每吨2万多元的价格入手几十万吨现货铜。

似乎获得了命运的佑护,王文银再次押宝成功。金融危机过后,铜价回升,他以每吨4-8万元的价格高价卖出,此举为公司带来了百亿级别的营收。

 

王文银的每一次“豪赌”,都惊心动魄。回过头看,因为抓住了这3次大机会,正威集团的收入屡破记录,因此有更多资金不断拓宽产业链,进而打造出一个闭环的全产业链,形成极其坚实的行业壁垒,这才成就了今天的王文银。

曾有人问王文银:“你为什么敢下如此重注?为何每次都能押宝成功?”

对前一个问题,王文银的回答是:“企业家中能够把握趋势的人有 70%,能够把握趋势变化的人有10%,但能够把握趋势变化拐点的人只有万分之一。”

 

与其说王文银是一个“赌徒”,不如说,他是一个善于把握趋势变化拐点的人。

而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王文银的总结也足够深刻:“我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只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去做。”

 

不要做那个“出头鸟”

要做“隐形冠军”

20多年来,王文银办企业都遵循一个原则:极致高调地做事,极致低调地做人。这也是王文银被称为“最神秘中国富豪”的原因所在。

王文银曾被《财富》评为“2014年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在给他的评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用东方人特有的‘隐忍哲学’,带领正威国际低调地前进。

 

在还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和传奇的时候,他已经用20年的时间白手起家打造出一家位列世界500强第387位的企业。

他的办公室里弥漫着花香、木香和书香。一年他要看100本新书,书上圈圈点点地写着他的批注。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可以随口说出各国经济排名和行业经济数据。他喜欢说段子,诙谐幽默却又意味深长。不为人知的是,王文银还是一位盆栽高手。”

 

王文银的“高调做事”与“低调做人”看似矛盾,其实非常合理。这根植于他从小的生存环境。王文银出生于农村,从小吃过的苦头让他变得既踏实肯干又不爱张扬,而往往是这样的人,更能够一鸣惊人。

 

创业24年,王文银始终坚持一件事:“我们不要做那个‘出头鸟’,我们的目标就是‘隐形冠军’”。这样的价值观也直接催生了正威的企业文化——隐忍

 

在13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王文银这样说到:

“正威奉行的是低调的文化。在我们正威就是隐忍的文化。隐是你看到别人,别人看不到你。忍是什么?是心上一把刀。所以我们正威的文化是隐忍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一定是枪打出头鸟。所以,在中国我们每一位做企业家的要懂得隐忍的文化,在面对金钱、权利和名誉的时候,我们企业家赚取的是财富,名誉让教授去赚,权力让政府去赚。

 

如今,王文银与正威旗下的铜帝国已经连接了珠三角、西三角、中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所拥有的产能已占全国的10%。

除此之外,他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等20多个国家坐拥多座矿山,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超10万亿。

从0到5000亿,王文银用了24年。而正威集团,如今已成为“金属新材料产业”全球排名第一的企业,一个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人生最大的风险

就是不敢冒险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那惊心动魄的3次“冒险”,王文银不可能走到今天。反过来,正是这3次“冒险”,成就了王文银。

王文银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每一个成功的人其实都是一个‘疯子’,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知名企业家王石,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发的家。

1983年,王石还在深圳从事玉米饲料生意,当时他已经赚了30万,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可是没多久,香港媒体报道鸡饲料中有一种肥鸡丸,而肥鸡丸里有致癌素的消息。消息一出,人们都不敢再吃鸡肉了。因为鸡卖不出去,鸡饲料也大量滞销,王石好不容易赚的30万全赔了进去。

 

和其他供应商不同的是,王石不相信香港人以后不再吃鸡肉了,他选择了“破釜沉舟”,买了机票直接飞到东北的大连粮油进出口公司,向其以极低的价格订了2万吨玉米。

 

但王石此时根本没有资金支付货款,所以向大连粮油提出到货100天后再付款,由于当时受肥鸡丸事件影响,玉米没有市场,大连粮油公司也只能无奈同意。

不出所料,香港媒体很快就澄清了这件事情,大家又重新开始吃鸡肉,鸡饲料一时供不应求。

凭借这次冒险,王石不仅把之前亏损的30万挣了回来,还赚了300万元,也正是这笔钱支撑他创立了万科。

 

事实上,那些精英人物的成功经历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几次类似的冒险。

 

人生一定要冒几次险,这是很多有所成就的人反复分享的经验,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在于: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人与人的背景和资源都会有很大的区别。而那些处于弱势又想要生活得更好的人,如果不去冒几次险,想要实现人生的逆转几乎不可能。

如果不去冒险,他们或许依旧活得不错,但这也面临着一个问题,他们的人生可能就这样了,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了。

有些人当了多年公务员,非常清楚自己不喜欢体制的生活,也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他们总害怕付出代价,就是不敢去追寻。多年以后,他们却开始后悔,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冒险走出去。

其实很多时候,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

 

有人可能会说,你只看到那些冒险成功的人,却没看到背后的尸横遍野。

关于这一点,你需要分清“冒险”和“冒进”的区别。

很多人将冒险等同于不计后果,盲目地去做一件事。这不叫冒险,这是冒进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确信做某件事是否值得,就莽撞地去行动,有什么理由不失败呢?

 

回头看看王文银的3次冒险。他的每一次出击,都是看到了一个机会,想通了一些问题,然后才着手行动。

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件事风险极大,但只有他自己清楚:

 

几乎每10年左右就会有一次全球经济震荡,每3-5年中国就会有一轮严厉的宏观调控。这些稍纵即逝的抄底良机,都是他实现人生飞跃的关键机会。

如果不及时行动,可能再努力10年,也完成不了迈进世界500强的心愿。而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必须做好准备承受可能失去一大部分资产的风险。

 

王石也一样,他不相信香港人有一天会不吃鸡,所以他认定这个传闻迟早会过去,鸡饲料也将很快迎来新的春天。王石完全可以选择不入手那2万吨玉米,但他还是做了,为什么?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看到了鸡饲料很快就会供不应求这个机会,想通了香港人不可能有一天不吃鸡这个问题,如果不去争取,失去的可能是积累一大笔资金的机会。而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必须做好准备,承受可能没法及时付款给供应商的风险。

 

真正的冒险,是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一件事情大概率是对的,并且能给你带来可观的价值,这时你做好可能失败的准备,然后排除万难地去执行。

人这一生,一定要多冒几次险。

因为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

来源:始于心

 


(地一眼编辑:杨为先)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网站本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添加小编微信94075591,注明“单位+姓名”,可进入地矿行业信息交流群。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