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到底怎么干,一直是大家在探讨的话题。作为2018年度全国优秀地质调查院,在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陕西省地调院院长洪增林向大家分享了陕西省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的经验。
工作主体由传统地质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转变
近年来,陕西省地调院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定位,不断拓展工作范围,积极延伸服务领域,着力形成大地质服务大资源、大生态的总体思路。
一是继续保持传统矿产地质调查的优势。2018年,新发现矿产地4处,其中稀有金属矿产地1处、石墨矿矿产地1处、铅锌矿产地1处、铷矿产地1处,稀有金属矿产地和石墨矿矿产地有望达到大型规模;新发现金铅锌等矿点10处、矿化点2处、各类矿化线索10余处;初步圈定各类找矿靶区22处。
二是以农业地质调查服务脱贫攻坚。系统部署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专项,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面积40000平方千米,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面积3600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条件、有益元素分布规律,通过成果转化,助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三是大力推动旅游地质调查。先后调查发现陕西汉中天坑群、陕北丹霞地貌等273处重要地质遗迹,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充分挖掘其科考、探险、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价值,科学编制开发利用方案;正在与企业联合打造汉中天坑群地质科技小镇等一批高档次旅游小镇、地质文化村,助力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聚焦城市发展问题,大力推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完成了全省城市地质基础数据库建设,在全省建立布局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地下水位监测点218个、水质监测点101个,采集污染详查土壤样品14665件,建立了全省土壤立体监测体系,系统查明了大西安地区基底构造和活动断裂,构建了咸阳城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地学依据。
五是深化陕西省大中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研究。查明全省10个地级市和杨凌示范区中心城区规划区浅层地热能热容量为1.50×1015千焦/℃,突破了地热井成井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一整套开发利用设计技术参数,出台了地方规范标准,建成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推广示范基地——中国地热能陕西推广中心,为助推陕西能源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治污减霾提供了有效支撑。
六是加大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不断加强资源集中区的地质潜力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先后开展实施了多个科研项目,项目成果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地质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七是积极着手陕西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按照“一套数据、一张底图”的工作原则,目前正在着手启动《陕西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系统研究》、《陕西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监测预警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
工作定位由单一承接地质调查任务向支撑政府、服务社会转变
陕西省地调院紧密围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提出工作定位由单一承接地质调查任务向支撑政府、服务社会转变,推动地质调查工作组织模式向协同化、集成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一是积极建立新型局院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项目协作、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平台建设、基础业务等方面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编制了《陕西省综合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8~2022)》、《陕西省自然资源图集》、《大西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实施方案》,联合举办了丹霞地貌、汉中天坑群等国际国内大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重大国际科考和学术交流活动,联合申报了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平台。
二是着力推动厅院融合。积极支持和支撑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职能拓展和业务扩展,就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技术、“优、急、稀、特”矿种勘查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等14个厅局的合作联系,利用地质调查技术优势和职能优势,在特色农业、地质旅游、城市线性工程规划选址、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等方面提供有偿技术服务。
农作物种植师范基地
三是着力推动地院融合。为支持地方政府发展,紧密结合“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的全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与地方对接发展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融合。
四是着力推动企院融合。紧密对接市场主体,实现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与经营性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共赢发展。在地热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方面,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先后与1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开发利用公司,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是积极推动地学科普。每年举办一次“一带一路”国际性地学夏令营活动,旨在普及地学知识,弘扬生态理念。2018年10月,联合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共同组成“地质与艺术的对话”科考和艺术采风团,对陕北丹霞地貌进行综合考察。
六是有效支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建了以院属单位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为主,其他直属单位为辅的“多点支撑”的陕西省地调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颁布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的地质灾害预报技术规程,研发了15项监测预警装备和14项软件。2018年,编制了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为申请国家把陕西列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支持省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得到了陕西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工作目标由地质资源向地质经济转变
多年来,陕西地质调查工作在主要矿产调查方面成果丰硕,形成了一大批显性可利用开发资源,但“缺服务、轻转化”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新时期,陕西省地调院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陕西省委提出的“五新战略”和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战略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生态
环境保护原则,不断延伸地质调查的工作链和技术链,着力推动地质资源向地质经济转变。
一是以矿产资源勘查带动矿业、制造业经济发展。紧抓找矿突破不放松,针对全省优、急、稀、特矿种及大宗紧缺矿产资源,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陕西矿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矿产以及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
二是以清洁能源开发拉动低碳经济发展。不断加大页岩油、页岩气、地热能等低碳清洁能源的勘查力度,特别是依托关中地区良好的热赋地质条件,扎实做好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工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助力陕西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
陕北丹霞地貌考察
三是以农业地质调查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系统查明了陕西关中盆地土壤中硒、钾、碘及重金属等元素生态地球化学背景,完成了土壤质量等级划分,积极探索“土壤+”新模式,开展关中盆地碱性富硒土地开发利用研究,已成功试验10个天然富硒农作物品种,逐步形成富硒智慧农业新模式。
四是以地质遗迹调查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云计算等方法在地质遗迹调查中的应用,开展了全省旅游地质资源等级评价及经济社会价值评估工作,并根据景观地质、灾害地质、基础地质等不同类型,分别编制了保护利用方案,为全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五是以城市地质调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为重大工业经济项目、线性工程、管廊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减灾防灾提供基础性、先行性地学支撑服务,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调查,拓展城市建设空间,助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是以陕西省地学大数据中心和陕西省国土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拉动地质数字经济发展。基于大型的网络数据库、GIS 平台,集成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质遗迹以及地热资源等专项地质调查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初步建成地学大数据云平台,拓展社会服务领域,目前已与4家信息经济企业签订协议和合同,即将实现地质大数据、卫星数据的市场化运营,地学数字经济初现端倪。
发展动力由完成项目任务向科技创新转变
近年来,陕西省地调院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推动地质调查事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是积极申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先后向国家、陕西省申报建设了陕西省国土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陕西省地调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汉中天坑群国际科考基地、陕西省基础地质野外示范基地5个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关业务和人才培养方面奠定了良好的科技优势,有效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地学科技咨询服务等科研工作。
二是全力推进地质调查成果的转移转化。依托《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红利,围绕富硒耕地、浅层地热能、三维可视化地下数据信息、新增矿产资源储量、汉中天坑群和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等地质调查成果,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通过项目基金、科技项目入园等途径,逐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三是围绕已有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矿山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报重大专项研发项目和基金课题32项,推动外向型科研向纵深发展。
四是不断加快智能化勘查步伐。利用大数据、互联网、遥感探测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的探测精度、探测效率以及对探测目标的分辨能力,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助推“数字陕西”和“智慧社会”建设。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建立陕西省地学大数据中心,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立智能地质调查联合研究中心,与长安大学等积极创建陕西省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分析中心。
五是围绕“三深一土”战略部署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实施了“陕西省勉略宁西部铜镍多金属矿深部地质调查”等项目,加强陕西省矿产地质与成矿规律综合研究,开展综合探测技术攻关,科学评价重点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推进深部资源勘查评价,提高深部资源探测能力,有效拓展第二找矿空间。
人才队伍结构由传统地质向多元结构转变
陕西省地调院着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加快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以引进和培养地球科学人才为主,多元吸纳管理、人文、法律、建设、经济类等高层次人才,打造多元化高层次综合人才聚集发展的平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我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西省人社厅批准陕西省地调院设立博士后创新基地,是陕西省唯一获批的科研事业单位。
一是通过科研工作培养锻炼多元化人才。由王双明院士引领全院科研工作,建立4名院领导牵头的科研创新团队,选择各专业优秀人才编入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参与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热地质、旅游地质和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利用等多学科研究项目,培养锻炼多元化知识结构人才。
二是通过外向型协作培养锻炼多元化人才。与中国地调局岩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1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地学大数据和实验测试平台,联合申请国家重大项目,进行重要研究领域攻关,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通过招聘、选调引进多元化人才。建立公开选拔招聘人才机制,通过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博士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一年来引进25名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计算机、遥感测绘等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选调40名管理、人文、法律、建设、经济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夯实了全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四是使用好多元化人才。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锻炼和培养人才,涌现出以王双明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优秀人才。院主要领导当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2名同志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名同志获“金罗盘”奖,1名同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名高级工程师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44名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高层次人才比例由过去的33%上升到现在的52%,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
五是服务好多元化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的软环境,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出台了多项奖励激励制度。对于新引进博士和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费等生活保障,择优安排50万元以上的科研课题,给予三年比照高级工程师绩效工资水平的激励政策。连续两年提高了全院技术人员绩效工资。□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