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正式公布“第九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是我国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之一,此次共有14人获奖,其中:地质科技研究者奖6人,野外地质工作者奖7人,教师奖1人。
获奖名单如下:
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孙有斌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973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199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黄土高原风尘沉积、东亚古季风及亚洲内陆源区干旱化的历史与变率研究,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的演化过程及机理。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如下:
(1)利用敏感代用指标重建了最近7Ma东亚古季风和内陆干旱化的阶段性演化,探讨其与区域构造和全球变冷的动力联系,佐证了中国风尘沉积可视为季风-干旱环境系统耦合演化的良好记录;
(2)通过中国黄土高分辨率代用指标分析揭示出冰期-间冰期、岁差和千年尺度的季风变率,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探讨了太阳辐射、冰量、CO2和大西洋经向环流强度变化,对轨道-千年尺度东亚季风变率的不同影响;
(3)建立了基于单矿物石英的亚洲粉尘来源的多指标示踪方法,揭示出构造尺度物源变化受控于青藏高原北部生长和北半球冰盖扩张,而冰期-间冰期尺度黄土高原细颗粒粉尘物源变动则与冬季风强度变化密切相关。
2006年发表在QSR上文章获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参与完成的“冰期-间冰期印度季风动力学”获“201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0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度入选第三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0年)、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励“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15年),参与完成的“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获2016年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郭华明
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3~199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学学士;
1997~200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
2002~2004,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2004~2006,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洪堡学者;
2004~200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2010.6-2010.10,美国地质调查局丹佛联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2014.1-2014.0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9~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围绕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领域权威期刊GCA、EST等发表SCI论文80余篇,总他引1116次,H指数23。曾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等荣誉。
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1.高砷地下水的分布:揭示了典型水文地质单元高砷地下水的分布演化规律,发现了一些典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矿物相转变是控制地下水砷分布的重要过程。
2.地下水系统砷的释放:从水文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地下水系统砷释放的铁氧化物和吸附态砷的微生物还原机制。
3.砷的吸附:定量描述了含铁矿物形成和转变对砷的吸附机理,发现内层络合的砷‐铁配位方式是关键吸附模式,揭示了与砷配位的铁原子数越多砷吸附量越大的微观机理。
郭威
工作单位:吉林大学
现为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勘察工程系主任,吉林大学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自2002年研究生入学一直从事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研究,2007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开辟了吉林大学水合物钻采技术研究方向;2010年开始研究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两个研究方向互为支撑,都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钻采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3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10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2件,其中美国发明专利3件,中国发明专利30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2),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2),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项,曾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和首届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优秀青年教师奖。
主要在“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两个研究方向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黄雨
工作单位:同济大学
研究方向为重大工程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以国家抗震减灾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的致灾理论与模型构建”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带领学术团队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较好解决了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定量化力学评价难题,为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防灾研究等1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应Springer出版社邀请出版英文专著2部(均为第一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第一发明人14项),已授权8项;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均为第一著作权人)。
基于在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作为在本领域具有较突出贡献的青年工作者,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优
秀学术带头人等人才计划。
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学术贡献包括以下两方面:
朱东亚
工作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长期致力于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以及流体作用下油气成藏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理论认识并应用于指导油气勘探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论著被SCI他引180余次,CSCD他引300余次。2014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2016年获石勘院“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受理5项。获省部级奖2项。为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地质学报等期刊审稿50余次。
王晓梅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基础研究,近十年主要从事中国古老烃源岩(5-16亿年)生物种群特征和生烃潜力评价等基础研究。先后承担/参加国家973、油气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课题,并担任中国石油重点科技项目课题长。在古老烃源岩形成环境,多期混源油气溯源判识以及古老含油气系统评价等方面取得独创性新进展,发展了我国海相生烃理论。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塔里木和四川等盆地油气勘探,对有效圈定勘探靶区和推动油气新发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学术贡献如下:
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李常锁
工作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致力于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和研究,在全省水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济南保泉供水、服务地方经 济、地矿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单位技术骨干和总 工程师,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 30 多个省部级科研与生产项目。
主要成果包括:主持完成的“山东省1:25万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系统深化了对山东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演化规律的认识,创建了“单斜构造断块型”、“小型多断块组合型”等7种蓄水构造模式,系统评价了山东省地下水开采资源总量,创造性地提出了能进一步反映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演变的“四维编图方法”,首次制定了《山东省1:25万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技术要求》,填补了水文地质基础性图件编制要求的空白。与吉林大学合作开展了“济南市饮用水安全评价”;与林学钰院士团队合作开展了“济南市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承担了山东省地矿局“济南泉水形成机理与保护研究”、“趵突泉泉域地下水循环机理研究”;承担了包括“济南市泉水直接补给区红线研究”、“济南泉域边界划定研究”、“济南泉域保护区划”、“济南千佛山断裂带附近精准补源通道研究”、“济南市泉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等系列研究项目在内的多个济南市科技应急研究项目等。
李鸿睿
工作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级、省级地质项目,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王小军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自1997年到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新疆油田公司,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致力于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选区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近七年的时间里,主持和参与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深化勘探和金龙油田的发现等多项研究,获得了一批重要油气田的发现。
先后负责完成了中石油和新疆油田分公司等科技攻关项目或课题17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局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1本,获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21篇。
主要学术成果:
胥燕辉
工作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以第一项目负责人身份出色完成了多个大中型地质勘查项目,获得了多项重大地质勘查成果,累计提交铁矿资源量近30亿吨,钼金属量78万吨,银金属量1000多吨,潜在经济价值5000亿元以上。在持续近二十年的冀东铁矿找矿工作中归纳总结了冀东铁矿成矿规律和有效的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对冀东铁矿及同类型矿床勘查提供了积极示范作用。
曾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一)、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排名一)、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共两项,分别排名一和排名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找矿成果奖(排名一);曾获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第一届中央企业青年五四奖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冶金地质总局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成果贡献有:
傅志斌
工作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院副总工程师,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潜心于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200余项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施工治理和课题研究工作,技术门类涉及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岩土文物保护治理、填海软基处理、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评估治理等多个方面。
主要研究方向:
所主持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1次(排名第1),部、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6次(排名第1),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1次(总排名第4,本专业第2),国家优质工程奖1次。主持(或主要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结合重大工程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技术手册2部,主编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辅导教材1部。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和军队标准规范8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发明专利授权5。
2011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3年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优秀总工程师”奖、茅以升基金会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2014年获岩土工程领域青年最高个人荣誉奖――“茅以升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青年奖”,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获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工程,2018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康世虎
工作单位: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甘肃会宁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资源勘查专业,同年就职于核工业二〇八大队,2010年取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硕士学位。
主持、参加完成了近20个铀矿勘查项目,在铀矿找矿勘查技术方法、铀成矿理论及成矿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现担任中央财政重大项目“内蒙古二连盆地中东部铀矿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负责人,年度项目经费5000余万元。
主要勘查成果:
张会琼
工作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1982年12月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
长期工作在地质调查以及科技管理一线,主要从事成矿规律、找矿预测及地质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一等奖2项,“358”找矿成果一项。2017年获得十六届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公开发表文章和著作34篇,著作1部,是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科研和地质调查杰出代表。
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全国危机矿山勘查理论方法与技术总结”、国家973项目“后碰撞过程壳幔物质交换与成矿”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计划项目“新疆铜多金属矿集区矿产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内蒙古大井锡铜矿床找矿预测研究项目”、“新疆哈密市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基金课题“卡拉塔格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靶区评价研究”、老矿山项目“老矿山找矿成果跟踪综合集成”和“有色金属矿组老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评估汇总”等项目
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新领域探索取得重要成果。为支撑矿产资源基地和绿色矿业发展,在院和地调局有关领导的指导下,牵头组织完成了“新疆东天山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和“内蒙古赤峰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2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二级示范项目的立项,作为第一负责完成“新疆东天山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的立项答辩,
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及北京企业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新疆“358”项目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学技术奖。已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加全国学术成果交流20余次。
教师奖
郭颖
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73年生于北京,1991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专业,1998、200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博士学位,完成有关翡翠矿物学与岩石学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留校任教,2003年获聘为副教授。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累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SCI论文6篇、国际EI论文7篇。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多种学生科技立项;以通讯作者身份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包括国际EI论文15篇。
开展以宝玉石颜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尝试建立在三位均匀色度空间内、以标准色为核心、色差为阶梯的模型建立,为客观定量评价不同色调、透明度、琢型等的宝玉石颜色提供理论依据,荣获2011年第九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人才提名奖。提出了宝石颜色比对的新方法,即通过三个维度上正负共六个方向上的红绿、蓝黄、明暗的变化,比对待测试色块的颜色,大大推动了宝石颜色客观评价的进程。2013、2015年,分别获批《用于宝石比色的Munsell色卡比色装置》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国家发明专利各一项。
自2003年起,多次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等多个栏目的嘉宾,并成为CCTV1综合频道《我有传家宝》、CCTV2财经频道《一槌定音》等多个影响力品牌栏目的驻场专家,同时接受了CCTV4国际频道《文明之旅》、《走遍中国》、CCTV10科学频道《走近科学》等品牌栏目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