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地质工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部署,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展服务,构建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中央与地方分工合作的地质工作体系,形成了以保障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为主体,陆域与海洋统筹、境内与境外并举、支撑服务各行各业的地质工作新格局,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地质工作更是取得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功试采、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重大突破等一批重要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质工作的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地质工作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辉煌成就、作出巨大贡献的40年。
1、有力保障了国家发展对能源矿产的巨大需求。
能源矿产是国家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命脉,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离不开能源矿产的有力支撑和保障。40年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7倍,其中煤炭和石油5.7倍、天然气15.2倍,累计消费煤炭760亿吨、石油101亿吨、天然气2.2万亿立方米。
40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付出巨大努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在煤炭地质方面,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3万亿吨,生产原煤740亿吨,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油气地质方面,相继在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实现油气勘查的重大突破,再造了“三个大庆”(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等油气产量均超过5000万吨),形成了东西并重、海陆并举、天然气和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勘查开发新格局。累计探明石油和天然气技术可采储量104亿吨和8.2万亿立方米,生产原油63亿吨、天然气1.86万亿立方米,保障了这一时期62%的石油和84.5%的天然气消费需求。2017年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分别相当于1978年的1.8倍和32倍。石油产量2010年突破2亿吨,近十年来保持基本稳定。天然气产量2017年达1480亿立方米,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能源结构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页岩气、砂岩型铀矿、地热能等勘查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迈出历史性步伐,有望成为我国能源战略接续资源。
2、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非能源矿产的巨大需求。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非能源矿产消费全面高速增长,大宗矿产原材料消费量增长数倍至数十倍。2017年与1978年相比,粗钢消费量增长16.3倍、铝58倍、铜32.7倍、钾盐17倍。40年间,粗钢累计消费104亿吨,铝3亿吨、铜1.3亿吨,钾盐2.5亿吨、水泥300多亿吨。2017年,我国钢、铜、铝等20多种矿产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0%以上。
非能源矿产勘查成果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40年来,我国累计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515亿吨,铝土矿46亿吨,铜8400多万吨,钾盐11亿吨,等等。累计生产铁矿石198亿吨、铝土矿6.5亿吨,以及数以千万吨计的铜铅锌等大宗矿产,基本保障了这一时期大宗矿产50%以上的累计消费需求。钾盐国内供应能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5%,近年来迅速上升到70%左右,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绝大部分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实现了增长,其中2017年铁矿石、铜、铝、铅、锌、钾盐保有资源储量分别相当于1978年的2倍、2倍、4.3倍、4倍、3.3倍和5.2倍,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地质工作不但为我国规模庞大、种类齐全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非金属等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工业粮食”,而且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及300多个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3、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交通、能源、水利、海洋等领域的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屡创奇迹。地质工作不仅争当规划建设的开路先锋,还为安全运营保驾护航,在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选线、优化建设方案、工程勘查施工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先行性支撑作用。无论铁路、公路、隧道、输油气管线、输水管道,还是机场、港口、桥梁、核电站、水库大坝等,都有地质工作者的贡献。地质工作有力支撑服务了三峡工程规划建设全过程,在大坝选址、百万移民迁建城镇选址、千里库岸防护、库区生命安全和三峡航道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青藏铁路穿越强烈活动断层和高寒冻土区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地质工作提供了线路优化和路基改造工程技术方案。通过区域地壳稳定评价,为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等核电站选址甄选出适宜建设的“安全岛”。有效处置了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选线建设遇到的海底隧道突水突泥、浅层气溢出、潮流侵蚀等工程地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地质工作为我国13万公里高速公路、3万公里高速铁路、40多个亿吨级港口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天眼”FAST工程等国家超级工程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4、精心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建设。
近20年来,根据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需求,大力推进19个国家级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完成34个大中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系统总结分析了337个主要城市的资源环境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基本地质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一带一路”,围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等规划建设,在加强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形成一系列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的成果报告,为优化城市群发展布局、保障城市安全、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了依据。
5、多方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地质工作专业优势,在矿山修复治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水土污染防治和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成效显著。累计修复治理矿山面积110万公顷,建成国家矿山公园72处,促进了江苏徐州、湖北黄石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地质遗迹的科普、旅游和生态功能,建设国家地质公园209处,其中37处为世界地质公园,使我国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累计带动旅游人次超过12亿,创造经济价值约6000亿元,提供300多万个就业岗位。开展土壤质量和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基本建成由2万个站点组成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网,为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土壤改良、地下水科学利用技术示范等,支撑了荒漠化、石漠化、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为率先在全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贡献了地质智慧。近年来,以福建省、海南省、承德市、宜昌市为地质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探索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生态地质调查、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6、卓有成效地服务民生改善。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地质专业优势,在服务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成了地下水供水水源地1800多处、各类开采井9700多万眼,满足了北方地区60%和南方地区30%的生活用水,其中,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实施地下水供水勘查示范井2.6万多眼,解决了2200多万人饮水困难。这些工作,为我国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确定的饮水安全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赣南、乌蒙山区等贫困地区发现大量矿产地、矿泉水、地质遗迹、富硒土地等资源,促进了贫困地区绿色矿业、富硒特色农业、地质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惠及2000多万人,带动2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走出了一条“地质+”特色扶贫之路。完成了主要粮食主产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了一批富含硒等营养元素的耕地和部分受污染土地的分布范围,有效支撑了土地利用规划、特色农业发展。
7、努力筑牢防治地质灾害的生命防线。
完成了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的初步调查,对已发现的近3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了群测群防全覆盖,建立8500余处专业监测点,建成世界最大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平均每年成功避让地质灾害近千起。通过工程治理,消除数十万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以多种方式协助完成了210余万人的搬迁避让。在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等防治重点地区推进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为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在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区,建立了地面沉降立体监测网,实现地面沉降联防联控和长三角地区成功控沉。4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地质工作的历史性变化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地质工作发生了系统性、历史性的变化,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勘查主体日益多元,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1、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
地质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沿着政企(事)分开、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事权的地质工作市场化改革路径,进行了改革探索。在油气领域,政企分开先行一步,组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了探采一体化。在非油气领域,1999年推进了政企(事)分开改革,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了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原地矿部和工业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企业化改革。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对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关系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分体运行,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合理分工的地质勘查体制,基本确立了企业在商业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
2、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
随着地质工作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地质工作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40年来,地质勘查投入大幅提升,2012年达到1297亿元的最高峰,较1978年的20亿元增长了64倍,其中油气勘查投入增长212倍,固体矿产勘查增长31倍。进入新世纪以来,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占地质勘查总投入的70%,其中九成左右来自石油公司。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总体占比30%,其中六成左右来自各类企业或公司。勘查主体实现多元化,上游地质勘查企业实现了向资源开发延伸,下游矿山企业通过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成为集探采选冶为一体的矿业公司。以五矿为代表的矿产品贸易型公司通过多元化战略实现向资源勘查开发的延伸,以紫金矿业为代表的一大批混合所有制公司和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为代表的技术服务及中介机构等应运而生。
3、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40年来,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实现了从以服务矿业为主,向支撑服务矿业、民生改善、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农业农村发展及国防建设等方面不断拓展,推动地质工作对象、工作范围、成果表达等发生深刻变化。工作对象上,实现了由单一型调查向综合型调查的拓展,向矿、地、海、水、林、草多门类自然资源和向资源、环境、空间多要素调查的延伸。工作范围上,实现由浅部向深部、由陆地向海洋、由境内向境外的拓展。工作内容上,实现了由只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评价的拓展,由传统矿产向非常规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拓展,由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向生态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的延伸。成果表达上,实现由提供专业的地质图件和报告向提供地质知识和地质解决方案等的延伸。
4、地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40年来,地质科技实现了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重大创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技术装备体系,引领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迈进。创建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前陆冲断带成藏理论、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成藏理论、成矿系列(系统)等成矿成藏理论,指导我国地质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地层、地球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变、黄土地质、岩溶地质、华北克拉通破坏等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复杂地表地震勘查技术、大型压裂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技术、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等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航空重力和航空电磁探测技术、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定向钻探技术、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米科学钻机、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海马号”研发成功和对地观测卫星陆续发射并投入使用等,标志着我国地质勘查技术装备研发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5、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我国地质工作者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工作。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已成为全球巨型跨国公司,在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竞争优势日趋增强。中石油、中石化、振华石油等34家能源企业参与境外210个油气项目投资,境外石油权益产量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境外油气权益产量达1.9亿吨。数百家企业在境外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开发,获得大量权益资源,其中境外权益铜矿资源量与国内查明资源量相当,权益铝土矿资源量为国内的42%。我国地质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全面展开,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秘书处2012年迁址中国,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研究中心落户中国。先后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为来自100个国家的2000多名地质矿产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培训。
6、地质工作程度和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40年来,我国系统地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专业类型的区域地质调查,全面完成陆域1∶20万(1∶25万)~1∶100万地质填图和海域1∶100万地质填图工作,重要成矿带、重要经济区1∶5万地质填图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41%。完成了两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的编制和两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实施了地球深部探测先导专项。完成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松辽盆地、青海盐湖和汶川地震断裂带等大陆科学钻探,主导完成4个航次南海国际大洋钻探,开展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和极地科学考察,编制了国内首幅月球地质图,提升人类对深地、深海、深空及两极的认知水平。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均服务量达到百万人次,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基地和科普产品,提升了全民地球科学素养。
地质工作的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征程中,地质工作不遗余力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地质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地质工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划转、武警黄金部队转制改革、野外基地搬迁进城、理顺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拓展服务领域,特别是一大批重大成果的取得,依靠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
回顾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国家建立工业体系解决燃眉之急,到为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供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保障;从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地质支撑,到全方位服务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地质工作功勋卓著。历史证明,地质工作要提高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焕发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就必须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
3、坚持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方向。
40年地质工作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就是不断地推进地质工作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引入地质储量、工程钻探包干等市场机制,调动了地质勘查单位的积极性。新世纪以来,地质勘查体制改革,催生了一大批从事地质工作的公司或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有效利用,极大地激发了地质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没有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就无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就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
4、坚持地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40年来,通过地质工作者的接续创新,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地质科学体系,形成了现代化的星-空-地立体地质勘查技术体系,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极大地推动地质事业的快速发展。开设地质类专业的高校由1978年的30余所增长到80多所,累计培养了100多万地质人才,涌现了170多位“两院”院士及大量高端人才,为提高地质工作水平和创造重大科研成果提供了保障。只有把创新驱动和人才战略摆在核心位置,才能使地质事业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5、坚持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地质文化。
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李四光精神和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三光荣”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人无私奉献在崇山峻岭、荒漠戈壁,义无反顾地把青春年华以至宝贵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地质事业。以“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为内容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正凝心聚力推动地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增强地质文化自信,努力构筑地质行业精神高地,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
未来地质工作的愿景展望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领、总部署和总目标,为新时代地质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展望未来,地质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树立地球系统科学观,推动地质工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升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实现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
新时代地质事业改革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一是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稳定、经济、可靠的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要加大低碳清洁能源矿产(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铀矿等)、大宗紧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二是要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等“七大战略”和打赢“三大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撑服务。着力推进海洋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等工作,拓展地质工作领域,延伸地质工作链条。三是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加强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调查评价,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生态系统修复和治理等工作。四是要为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性、先行性支撑服务。着力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城市地质等工作,为重大工程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地质方案。五是要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及时、有效的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加强各类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价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群测群防与专业调查预警相协调的监测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六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肩负起“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历史使命,着力推进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和深空对地观测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培养。七是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合作力度,全面参与全球矿业治理,打造更为科学、有序的境外地质工作体系,促进全球矿业和地球科学发展。八是要深化地质工作改革。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的改革方向,促进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商业性地质勘查主体,推进矿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可以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一个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统领、以保障能源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将全面形成;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有机联动、相互融合,境内与境外地质工作统筹推进、互为补充,各类市场主体职责法定、竞争有序的地质工作体制将全面建成;地质工作者富裕体面、精神高尚,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得到充分显现的地质工作现代格局,将在支撑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同步推进,同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