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青海省政府发布的《2017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简称《公报》)显示,2017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三江源、青海湖流域和青海祁连山地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4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公报》显示,三江源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总体保持稳定。水资源总量353.4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了17.8%。草地植被草层高度、覆盖度及产草量与历年的变化相比呈波动态势。乔木林郁闭度、蓄积量均呈缓慢正增长趋势,灌木林总体处于增长态势。沙化土地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与往年总体持平,略有增长。湿地植被盖度、生物量较上年略有增长。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格局稳定,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流域水资源总量45.1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总量相比偏多108.5%。森林郁闭度和蓄积量均呈缓慢增长态势,灌木林地年变化率较小。湿地植被生物量总体呈增长态势。流域沙化土地植被转好,沙丘植被盖度、高度保持稳定。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水体面积较去年4月增大了49平方公里,较去年9月增大了45.56平方公里。
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区域水资源总量9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加了30%。草地植被平均覆盖度呈升高趋势;平均产草量呈增长态势,其中温性草原类增长量较大。区域乔木林面积及郁闭度变化不明显,保持稳定;灌木林面积变化不明显,高度呈增长态势。
2017年,青海省加大资金投入,全年累计投入各类专项资金31.3亿元,比2016年增加13.5亿元,增长75.8%。各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和运行维护、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