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成果快讯 >

山东地矿局八〇一队对外科技合作再结硕果

  • 2020-10-09 16:48:18
  • 来源:山东地矿
  • 作者:刘文
  • 0
  • 0
  • 添加收藏

原标题:山东地矿八〇一队对外科技合作再结硕果——研究揭示鲁中地区汉初至清末气候和植被变化历史
 

近日,由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I共同收录的国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3.424)上。该成果以采自山东中部黄巢洞的石笋为载体,通过分析多种地球化学指标首次较为系统地重建了鲁中地区从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前后)至清末民初(1900年前后)的气候和植被变化历史,弥补了历史文献资料记载的局限性。同时,通过评估历史时期人为因素对鲁中地区植被的影响,为深入理解人类世界环境变化,以及改进植被-气候模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研究表明,此时段内鲁中地区降水经历了多次增减过程,东汉时期200年间降水量较西汉时期有所减少,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渐增,经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后,在北朝末年(公元6世纪中叶)达研究时段内的最湿润期,之后渐减。唐初(公元640年)至北宋末年(公元1102年)间因石笋沉积间断未获取相关数据。此后,南宋至明朝中期(12~15世纪)气候总体上相对湿润,仅元朝初期(公元13世纪末)出现过一次干旱过程。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公元16世纪)降水量大幅减少,至明朝后期(公元16世纪末)气候进入2000余年来最干旱阶段,随后大幅增加,旱涝急转。清初至清末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

就植被而言,15世纪前,植被与降水等气候变化相对应,气候湿润时林草丰茂,干旱时植被覆盖度减少。但这种对应关系在15世纪后被打破,植被丰度脱离气候控制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经研究发现该变化由人为因素所致。自15世纪开始,山东地区的人口数量急速增加,鲁中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采伐和土地垦殖活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至16~18世纪森林几乎消失殆尽。

黄巢洞位于潍坊青州市王坟镇苏峪村北玄阳山顶部,古称郎公山。2017年八〇一队在执行省地勘项目《山东省岩溶洞穴与岩溶大泉调查评价》时完成了对该洞的测绘工作,测得洞宽1.0~8.2米,高1.2~9.3米,深170余米。同时采集石笋样品寄送至中科院地环所,由谭亮成研究员团队完成项目设计规定的单点测年工作。石笋切开后,分呈灰色和棕黄的上下两段对比鲜明,合作双方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结合洞名来源、历史文献考证等认为该石笋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等的资助下完成后续多点多方法定年、碳氧同位素、锶镁元素等的测试工作,并经多次讨论后成文发表。

该项成果的原材料来自地勘生产项目,通过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发现了其闪光点,经深入挖掘形成了高质量科技成果,为生产项目成果提升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来源于:山东地矿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