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需求大厅 > 水工环地质及钻探 > 岩土工程 > 基于几处坡体抢险工程的反思

基于几处坡体抢险工程的反思长期有效

0 收藏

信息编号:2022104836 admin发布

2022-10-05 15:20:47

  • 西安市 位置
  • 个人属性
  • 岩土工程类型

小技巧:联系说来自地一眼-地质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地质勘探+互联网”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杨工

13892834264 (查询中... 0条发帖记录)

手机浏览
信息内容
自定义HTML内容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悠游2019

作者:成永刚,博士,教高,注册岩土工程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交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公路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四川省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教育专家。

每年雨季都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而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的应急抢险工程的实施。一个“好”的应急方案,往往事半功倍,四两拔千斤,能很快使坡体变形大幅下降,从而为永久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充裕的时间。但一个“坏”的应急方案,轻则造成花费了大量的工程费用,却没有达到有效降低坡体变形的效果。重则起到反作用导致坡体变形加剧、恶化,甚至引发一连串的事故发生。

在今年雨季,笔者多次参与地质灾害抢险,目睹了有些抢险工程失败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些虽然得已补救,但却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基于此,笔者依据几个笔者参与和负责的抢险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工程抢险的基本原则,供大家参考。

1、某**堆积体高边坡高约50m,在采用一级边坡抗滑挡墙,二、三、四级边坡设置锚索框架、五级设置锚杆框架加固工程实施完工后。雨季期间的坡体富水造成一级边坡挡墙外倾、开裂,各级平台出现上翘反倾、膨胀等裂缝,多级边坡锚索框架出现断裂、上拱等病害。在距脚约200m的城镇道路出现拉张裂缝和拉陷槽雏形,多处城镇民居开裂不断发展,并继续牵引其后部约50m的坡体出现开裂。

图1 坡脚挡墙开裂及正在施工的抗滑桩应急工程

图2 各级边坡平台上拱

图3 边坡锚索框架上拱、断裂严重

滑坡发生后,由于多种原因采用了在坡脚设置1.5×2.0×18m的抗滑桩进行应急抢险,且施工进度缓慢而施工人员安全度偏低,而坡体的位移每天仍以5~10mm的速度推挤挡墙前移,各级边坡平台变形不断恶化。

笔者应邀进行现场调查时,发现该坡体在坡脚下部以下3~5m位置存在深层滑面,且在一级、二级、三级平台部位出现多层滑坡剪出口,各层滑面渗水严重,滑坡处于明显的挤压向整体微滑的过渡阶段,情况非常危急。若不及时采取合理的应急工程,将可能导致滑坡发生大规模滑动,并继而导致滑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上部的城镇受到极大损坏,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此,笔者建议停止坡脚不合时宜的大截面抗滑桩抢险措施,说服相关人员尽快实施滑坡反压,且为使反压体尽快起到抗力,应确保反压体压实度不小于0.9,反压体积依据工程经验取滑体的1/10,即约取10万方进行昼夜流水线反压施工,并通过监测进行必要的调整。

工程实施的前五天工程进度非常缓慢,导致第五天滑坡突然出现了一次较大规模变形,严重威胁到了下部高速公路、上部城镇的安全。

图4 滑坡后部城镇道路突然变形加剧

该工程随后在各方的齐心协力的昼夜奋战中,最终通过反压使滑坡得以暂时稳定,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但其教训是惨痛的。

2、某既有高速公路加宽,填方约7~10万方。由于下伏地层这富水半成岩地层,造成填方基本到位后形成了大规模下错,直接导致前部约80m范围内的富水菜地隆起达1~2m以上,滑坡后缘位于高速公路填方侧中部,下错约3.0m,且滑坡处于不断的加速滑移过程中,直接威胁滑坡前方高约300m陡坡下部的国道和民居安全,以及不断牵引可能影响后部高速公路的安全。

滑坡发生后,相关技术人员采用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滑坡后缘约7m的位置设置直径为1.5m、间距3.0m、长25m的旋挖桩用以保护高速公路的半幅通行)应急方案。

图5 填方加载滑坡全貌

图6 滑坡前缘菜地膨胀高约2m

图7 填方加载滑坡后缘下错3m左右

笔者在稍后的现场调查时,认为目前加载引发的滑坡处于不断加速的变形过程中,若不及时处治将可能整体滑出后对前部陡坡下部的国道和民居形成灭顶之灾,且旋挖桩只保护了既有高速公路的半幅通行,不能对滑坡起到任何应急作用。尤其是旋挖桩施工缓慢,一旦滑坡牵引发展过快,将可能导致旋挖桩在强度上来以前损坏并导致高速公路断道。

基于此,笔者经过对相关各方的耐心解释,最终确定先对填方体滑坡后缘以台阶状减载7000方,即约为滑体的1/10,从而快速减小滑坡的下滑力而提高滑坡的稳定度,且台阶状放坡有效避免了可能是的卸载牵引。该方案实施后,通过监测发现,滑坡变形快速下降,并直至达到稳定,滑坡的抢险取得了成功。

该应急工程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其方案的确定过程是令人反思和后怕的。

3、某半填半挖高速公路由于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坡体沿原地面发生滑移,滑坡后缘下错约0.8m,造成前部路肩挡墙开裂严重且挡墙与墙前的抗滑桩变形严重。滑坡发生后,相关单位采取了在滑坡后缘设置钢管微型桩注浆加固,以保护另外半幅公路不发生牵引断道的措施。在钢管桩实施注浆的过程中中,坡体位移不断加大,且与工程注浆形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

图8 路肩墙及墙前抗滑桩变形严重

笔者应邀现场调查时,认为注浆直接导致坡体地下水位快速上升,且注浆压力形成的反作用力导致后缘前部的滑体发生挤压变形,采用注浆加固是非常不可取的,应即刻停止。而应改用在路肩挡墙部位设置长度较大的仰斜排水孔疏排滑体地下水位,从而提高坡体的自身稳定性。

排水方案实施后,几乎每个仰斜排水孔均流现了大量地下水,前两日的排水量达100吨/天。伴随着地下水的排出,滑坡变形快速降低直至静止,工程抢险取得了成功。

图9 应急仰斜排水孔出水效果良好

该应急工程的成功的经验是对坡体地下水丰富的地段,应积极采取排水工程,而不宜采用所谓的保路进行压力注浆,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上升和注浆压力挤压前部滑体变形加剧。

总之,滑坡的抢险应急方案确定是基于现场实际病害诱因、地质情况、威胁对象、现场材料等综合考虑的结果。但合理的考虑卸载、反压和排水,应是一般情况下工程抢险的的首要之选。没有特殊情况,切忌采用大体积砼结构、注浆等起效慢或可能恶化坡体的工程措施,而宜采和见效快、施做便捷的锚索工程或微型桩工程。